中國民族史及中國邊疆地理研究是中央民族大學的傳統(tǒng)優(yōu)勢學科。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撤銷了燕京大學、輔仁大學、清華大學的歷史系、社會學系,“三?!钡拿褡迨贰⒚褡鍖W、社會學方面的專家學者會集于當時的中央民族學院,建立了民族研究部。1956年,又創(chuàng)建歷史系,著名蒙古史和元史專家翁獨健教授擔任系主任,分設民族歷史和民族學兩個專業(yè)方向,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吳文藻、潘光旦、林耀華、費孝通、傅樂煥、王鍾翰等著名學者在系任教。20世紀50年代全體師生參加了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組織的全國少數(shù)民族社會歷史調查和民族識別工作,并參加《中國少數(shù)民族簡史叢書》的編寫。爾后部分教師接受國家有關部門的委托,參與整理中印、中蘇、中越邊界資料(包括南海諸島資料),并負責《中國歷史地圖集》東北部分的編繪工作。由歷史系和民族研究部人員構成了中央民族大學中國邊疆民族研究的基本學術隊伍,50多年來,發(fā)表了大量具有重要影響的中國民族史和邊疆史地論著,編輯出版了多部有關中國少數(shù)民族歷史的文獻資料。近年中央民族大學王鍾翰先生主編的《中國民族史》、費孝通、陳連開等著的《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譚其驤主編、張錫彤等編繪的《中國歷史地圖集·東北卷》、譚其驤主編、張錫彤等著的《(中國歷史地圖集)釋文匯編·東北卷》等著作在學術界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2004年,中央民族大學的邊疆史地研究學科被列入教育部“985工程”重點建設的學科,建立了中央民族大學中國邊疆民族地區(qū)歷史與地理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