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歷史知識讀物史學與史籍七種

史學與史籍七種

史學與史籍七種

定 價:¥54.00

作 者: 呂思勉 著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叢編項: 呂思勉文集
標 簽: 中國古代史

ISBN: 9787532553563 出版時間: 2009-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32開 頁數(shù): 62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由七個部分組成,包括《歷史研究法》、《史籍與史學》、《中國史籍讀法》、《史通評》、《文史通義評》、《新唐書選注》、《古史家傳記文選》、《史籍選文》等。其內(nèi)容大都是呂先生為指導青年學子閱讀史籍、開示史學研究門徑而作,對于現(xiàn)在年輕一代的史學愛好者與研究者任然具備很高的指導意義與參考價值。本次出版將這八種著作組合在一起,以《史學與史籍八種》為書名,作為《呂思勉文集》的一種出版,繁體橫排夾注,盡量保留了著作的原貌。

作者簡介

  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出身于江蘇常州一個書香門第,少時受教于父母師友,15歲入縣學。早年執(zhí)教于常州溪山小學堂、常州府中學堂,學生中有后來成為文史大家的錢穆、趙元任等人。1926年后長期執(zhí)教于光華大學,解放后任華東師范大學教授。他讀書廣博,著重綜合研究,講究融會貫通,一生著有兩部中國通史、四部斷代史、五部專門史,加上在史學界享有盛譽的大量史學札記,共計1000多萬字?!栋自挶緡贰?、《先秦史》、《秦漢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和《呂思勉讀史札記》等是呂先生最具代表性的史學著作。

圖書目錄

歷史研究法
一、為什么要研究歷史
二、歷史的歷史
三、史學進化的幾個階段
四、舊時歷史的弊病何在
五、現(xiàn)代史學家的宗旨
六、作史的方法
七、研究歷史的方法

史籍與史學
一、史學定義
二、史籍溯源
三、史學緣起
四、史部大略(上)
五、史部大略(下)
六、史家宗旨今昔異同
七、史材
八、論搜輯
九、論考證
十、論論史事之法
十一、史學演進趨勢

中國史籍讀法
弁言
一、史翠之用安在
二、中國有史學么
三、再為中國史學訴冤
四、史權(quán)為統(tǒng)治階級所篡
五、讀舊史宜注意之點
附錄一 古書名著選讀擬目
附錄二 關于正史(上)
關于正史(下)
六、讀舊史人手的方法
七、治古史的特殊方法

史通評
內(nèi)篇
六家第一
二體第二
載言第三
本紀第四
世家第五
列傳第六
表歷第七
書志第八
論贊第九
序例第十
題目第十一
斷限第十二
編次第十三
稱謂第十四
采撰第十五
載文第十六
補注第十七
因習第十八
邑里第十九
言語第二十
浮詞第二十一
敘事第二十二
品藻第二十三
直書第二十四
曲筆第二十五
鑒識第二十六
探賾第二十七
模擬第二十八
書事第二十九
人物第三十
竅才第三十
序傳第三十二
煩省第三十三
雜述第三十四
辨職第三十五
自敘第三十六
外篇
史官建置第一
古今正史第二
疑古第三
附錄《廣疑古》篇
惑經(jīng)第四
申左第五
點煩第六
雜說上第七
雜說中第八
雜說下第九
《漢書.五行志》錯誤第十
《五行志》雜駁第十
暗惑第十二
忤時第十三
附錄一評?!妒吠ā沸?br /> 附錄二《史通》習問
文史通義評

易教上
易教中
易教下
書教上
書教中
書教下
詩教上
詩教下
經(jīng)解上、中、下
原道上、中、下
……
文史通義評
古史家傳記文選
史籍選文評述
附錄《新唐書選注》序、選目及注釋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