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規(guī)經(jīng)濟法不動產(chǎn)物權變動和交易安全:日德法三國物權變動模式的比較研究

不動產(chǎn)物權變動和交易安全:日德法三國物權變動模式的比較研究

不動產(chǎn)物權變動和交易安全:日德法三國物權變動模式的比較研究

定 價:¥19.00

作 者: 王茵著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叢編項: 日本留學博士叢書
標 簽: 國際法

ISBN: 9787100041652 出版時間: 2004-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1cm 頁數(shù): 335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從歷史發(fā)展背景、制度演變過程、法典原則規(guī)定、判例理論形成、配套制度的作用等角度出發(fā),對當代大陸法系——主要是德、法、日三國的物權變動制度的法律構成進行解析,以求在客觀全面地對三國制度進行體系性了解的基礎上,作出正當確切的價值譯介,并進行科學合理的制度選擇。

作者簡介

暫缺《不動產(chǎn)物權變動和交易安全:日德法三國物權變動模式的比較研究》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jié) 不動產(chǎn)物權變動問題的概述
一、問題的源起
二、物權變動是物權法產(chǎn)生的原動力和核心內容
三、物權變支模式的形成和法律繼受
四、當代物權變動制度的核心原則——交易安全理論
五、本書的研究方法和結構
第二節(jié) 本書關注的方法論——德國的念法和日本的利益衡量論
一、物權行為理論和德國的民法方法論
二、利益衡量論
三、小結
第二章 物權變動基本概念界定
第一節(jié) 物權和債權區(qū)分的理論探源——以德國法為中心
一、理論源頭的探尋——羅馬法和自然法論
二、薩維尼的物權債權區(qū)分理論
三、潘德克屯法學的物權債權區(qū)分理論
四、區(qū)分論在當代德國的發(fā)展與修正
……
第二節(jié) 動產(chǎn)和不動產(chǎn)
第三節(jié) 物權變動概說
第四節(jié) 物權變動模式模說
第三章 法國的意思對抗主義
第一節(jié) 法國民法典的意思主義
第二節(jié) 公示制度的逐步確立——1855年法到1955年法
第三節(jié) 判例法對物權變動法典規(guī)定的修正
第四節(jié) 意思對抗主義的基礎配套制度——公證人制度
第五節(jié) 法國物權變動制度的當代構成和整體評價
第四章 德國法的形式要件主義
第一節(jié) 德國法上的物權行為理論
第二節(jié) 德國民法典成立前的各邦法
第三節(jié) 德國民法典不動產(chǎn)物權變動理論的成立
第四節(jié) BGB成立后的修正及當今德國現(xiàn)行不動產(chǎn)物權變動制度概觀
第五章 日本法的物權變動問題
第一節(jié) 日本法第176條的意思主義
第二節(jié) 日本獨特的背信惡意第三人理論-第177條的第三人問題
第三節(jié) 第64條第2款的類推適用——登記的相對公信力
第四節(jié) 要求登記的物權變動的范圍
第六章 物權變動理論與中國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