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輔教師用書中學課堂教學行為研究及案例(歷史)

中學課堂教學行為研究及案例(歷史)

中學課堂教學行為研究及案例(歷史)

定 價:¥26.00

作 者: 夏志芳 主編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課堂教學行為研究叢書
標 簽: 歷史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39251417 出版時間: 2009-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32開 頁數(shù): 28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教育評價的本質在于,通過教學活動客觀地把握學生發(fā)生了哪些變化,以便最大限度地求得教育效果。這也是素質教育評價區(qū)別于應試教育評價的關鍵所在。因此,新課程不應當也不可能否定考試(評價),恰恰相反,新課程要借助教育評價的改革矯正考試(評價)的功能,有效地實現(xiàn)教育評價的發(fā)展性價值。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教育評價本身對于學生而言,是一種有意義的學習經驗。它是一種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學生鞏固知識的手段,也是一種幫助學生客觀地認識學習成果的手段。教育評價對于教師而言,可以成為教師教學行為達到何種效率的一種最基本反饋。因此,問題不在于要不要考試(評價),而在于廓清“為了什么考試,考什么,怎么考”。布盧姆(B.S.Bloom)的“三評價說”,即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為我們的教育評價改革提供了基本思路。為了改進教師的評價行為,要從根本上轉變教育評價觀:第一,從學業(yè)評價轉向學力評價。學業(yè)評價往往以記憶與理解為中心,聚焦學習的結果。學力評價不僅關注顯性的學力成分——知識、理解,而且關注隱性的學力成分——思維方式與活動方式,以及問題解決的過程及其背后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第二,從單維評價轉向多維評價。單維評價基本上是聚集知識、技能的量化評價,多維評價則是針對單維評價的偏失,著眼于學生的整體發(fā)展,兼顧三維目標,反映學生差異的一種教育評價。第三,從課時評價轉向單元評價。傳統(tǒng)的觀摩教學往往停留于形式主義的表演,孤立地點評一節(jié)課。這種做法難以達到評價的效果。因此,以單元評價替代課時評價,以切磋教學替代觀摩教學,是確立我國新課程背景下的聽評課制度所需要的。綜上所述,只有沖出舊觀念的重重圍困,才能使不良的、低效的教學行為得到“脫胎換骨”的改造,才能喚來學科教育的滿園春色。

作者簡介

暫缺《中學課堂教學行為研究及案例(歷史)》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歷史課堂教學行為概述
 第一節(jié) 歷史課堂教學行為內涵
 第二節(jié) 歷史課堂教學行為特點
 第三節(jié) 歷史課堂教學行為的研究視域
第二章 基于歷史課程標準的課堂教學行為認識
 第一節(jié) 我國歷史課程標準的基本特點
 第二節(jié) 教學理念與歷史教學行為
 第三節(jié) 學習方式與歷史教學行為
 第四節(jié) 教學方法與歷史教學行為
第三章 歷史課堂教學中的知識傳授行為
 第一節(jié) 歷史教學語言表述行為
 第二節(jié) 歷史教學情景創(chuàng)設行為
 第三節(jié) 歷史教學提問應對行為
 第四節(jié) 歷史教學圖表呈示行為
 第五節(jié) 歷史教學文獻應用行為
第四章 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活動指導行為
 第一節(jié) 歷史教材閱讀指導行為
 第二節(jié) 歷史課堂討論指導行為
 第三節(jié) 歷史信息搜集指導行為
 第四節(jié) 歷史知識復習指導行為
 第五節(jié) 歷史探究活動指導行為
第五章 歷史課堂教學中的組織管理行為
 第一節(jié) 歷史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行為
 第二節(jié) 歷史課堂教學的調控行為
 第三節(jié) 多媒體輔助歷史教學的組織行為
 第四節(jié) 歷史學習成就的評價行為
第六章 歷史教學模式中的基本行為特征
 第一節(jié) “以講為主的問題導引”模式的基本行為特征
 第二節(jié) “聯(lián)系現(xiàn)實的問題探究”模式的基本行為特征
 第三節(jié) “史料論證”模式的基本行為特征
 第四節(jié) “自學、自測、自評”模式的基本行為特征
第七章 歷史課堂教學行為的評價
 第一節(jié) 歷史課堂教學行為的評價理論
 第二節(jié) 歷史課堂教學行為的評價方式
 第三節(jié) 不同類型課堂教學行為評價的標準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