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美學特殊與美感:新實踐美學視域下的美感研究

特殊與美感:新實踐美學視域下的美感研究

特殊與美感:新實踐美學視域下的美感研究

定 價:¥36.00

作 者: 黃健云 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新實踐美學叢書
標 簽: 美學

ISBN: 9787010082097 出版時間: 2009-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11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美感一直被看成是美學研究的難題之一?!短厥馀c美感:新實踐美學視域下的美感研究》認為, “特殊”是美和美感得以生成的中介和前提;審美關系的建構則是美和美感產(chǎn)生的條件;實踐則是美感生成的最終根源。 “特殊”在美和美感生成的途中,主要起到了一種中介的作用。作者從新實踐美學的視域出發(fā),對于美感的生成、美感的特征、美感的歷史發(fā)展、美感的轉化條件等美感論的至關重要的問題都做了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自圓其說的闡述和解釋,使得美感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學理化、科學化、系統(tǒng)化,具有較強的理論價值和學術意義。

作者簡介

暫缺《特殊與美感:新實踐美學視域下的美感研究》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總序
新實踐美學對美感研究的新拓展(序)
導論近百年來美感研究的歷史回顧
第一節(jié) 西方近百年來的美學主潮
一、心理學美學興起的背景
二、心理學美學研究的核心
三、心理學美學對美感研究的貢獻及局限
第二節(jié) 當代中國美感研究的勃興
一、20世紀50-60年代:美感探索新視角——馬克思主義美學理論的初步運用
二、20世紀80年代:美感奧秘的深入挖掘——實踐美學一枝獨秀
三、20世紀80一90年代:美感奧秘的深度透視——審美心理學的理論貢獻
第三節(jié) 新實踐美學對傳統(tǒng)美感理論的超越
一、什么是“新實踐美學”
二、“新實踐美學”“新”在何處
三、新實踐美學對傳統(tǒng)美感理論的超越
第一章 美感的特征
第一節(jié) 美感含義
一、美感概念的來源
二、美感概念的學界釋義
三、美感概念的當代轉向
四、美感概念的當代活力
第二節(jié) 美感的特征
一、美感形成的直覺性
二、美感狀態(tài)的精神愉悅性
三、美感影響的陶醉性
第三節(jié) 美感和美的辯證關系
一、康德對美和美感關系的追問及闡釋
二、分析美學對美和美感及其關系的解構
三、新實踐美學對美和美感及其關系的思考
第二章 “特殊”與美感
第一節(jié) “特殊”的含義及其對美感的意義
一、哲學視野下的“特殊”含義
二、美學視野下的“特殊”含義
三、“特殊”對美感的意義
第二節(jié) 西方傳統(tǒng)美感理論對“特殊”的探索
一、“形式”的“特殊”和美感——古希臘羅馬時期的美感理論
二、“規(guī)則”的“特殊”和美感——文藝復興時期的美感理論
三、“理性”的“特殊”和美感——啟蒙主義時期的美感理論
四、“經(jīng)驗”的“特殊”和美感——經(jīng)驗主義的美感理論
五、“先驗理性”或“理念”的“特殊”和美感——德國古典主義時期的美感理論
第三節(jié) “特殊”向美感轉化的條件
一、客體的審美潛能是一般客體轉化為審美客體的基礎
二、主體的審美潛力是一般主體轉化為審美主體的條件
三、審美關系的建構是美感得以最終生成的情境
第三章 審美對象和美感
第一節(jié) 自然美的“特殊”和美感
一、自然美的含義
二、自然美的復雜性
三、自然美的“特殊”與美感
第二節(jié) 藝術美的“特殊”和美感
一、藝術美的含義
二、藝術美的“特殊”與美感
三、藝術創(chuàng)新與美感
第三節(jié) 社會美的“特殊”和美感
一、社會美的含義
二、社會美的“特殊”與美感
三、社會美與人的自由
第四章 實踐與“特殊”的關系
第一節(jié) 實踐的含義、類型和美感
一、實踐的含義
二、實踐的類型和美感
第二節(jié) 實踐與審美主體的“特殊”能力的關系
一、審美主體的含義
二、審美主體的特征
三、審美主體生成的條件
第三節(jié) 實踐與審美客體的“特殊”的關系
一、審美客體的含義
二、審美客體的特征
三、審美客體生成的條件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