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器真正興起在明代中期,這些不但有實物遺存,而且還有較可靠的文字記載。對紫砂器的記載始見于萬歷十五年許次紓的《茶疏》:“往日寸龔春茶壺,近日時彬所制,大為時人寶惜。蓋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無土氣耳。隨手所作,頗極精工?!逼浜?,在各時期的茶書中對紫砂器的專門描述和記載8擊續(xù)增多,并有系統(tǒng)闡述紫砂器的專著問世,明代周高起《陽羨茗壺系》和清代吳騫《陽羨名陶錄》是其中最著名的麗種。一般認為紫砂壺的創(chuàng)始人是明代正德至嘉靖時的龔春(供春)。吳梅鼎:《陽羨瓷壺賦·序》載:“余從祖拳石公讀書南山,攜一童子名供春,見土人以泥為缸,即澄其泥以為壺,極古秀可愛,所謂供春壺也?!惫┐簤亍袄跎蛋?,如古今鐵,敦龐周正。”可惜供春壺已不得見,現在流傳的供春壺多是仿品,真正的供春壺之藝術價值無法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