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不同敘述視角的轉換和沒有修飾的樸素語言,回溯著沂河邊苗家莊的革命歲月,沸騰斗爭??箵敉练说钠鎰倥c老爺爺?shù)乃廊ァ⒋迩f的衰落,沂南民眾抗日與爺爺?shù)碾x家從戎。革命時代與父親的少年時光同剛到來,從兒童團長的翻身解放和文化運動中成長為《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照耀下的解放區(qū)孩子詩人,在解放的第一個春天里去北京見到毛主席,離家工作,南下上海。小腳的老奶奶、奶奶,年幼的姑姑,她們智慧而堅韌,對生命充滿渴望激情,如同千萬個同樣的沂蒙家庭,她們堅強地撐著沒有男人的家庭,經受多少不堪回首的饑餓、寂寞、恐懼,留下對我們這些后輩無盡的深深疼愛、期待。滾滾歷史變遷,多少真正英烈走過。一個沂蒙家庭的幾代尋常男人、普通女性點點滴滴的幸福記憶與歉疚創(chuàng)傷,每一個字都令人淚水落滿臉頰,揪心不已。那些親人的音容笑貌,其實并不久遠。讓我們心靈經受煉獄,微笑面對著今天一切的幸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