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訴訟法學與證據法學的研究,在保持活躍、升溫、開放的理論研究與訴訟實務相結合的基礎上,正面臨著一個新的拐點——一個迫切需要尋找并確立主體自治性的轉折時期,一個需要確立新坐標或可以確立新坐標的時期。這一判斷的潛臺詞是,中國改革開放近30年,與中國經濟、政治、社會、文化諸方面走過的軌跡相適應,我國訴訟法學、證據法學的研究,也正處于一個通過自我揚棄尋找參照系的過程。或者說,是一個在側重英美法系成熟制度、經驗的借鑒和聯(lián)合國刑事司法準則的銜接之間,曲折前行、審慎取舍乃至不免尷尬的未定型的過程。然而,我們所處的時代背景,隨著中國加入WTO之后正悄然發(fā)生劇變,一個越來越自信和自主的中國正出現(xiàn)在國際舞臺上。與之相應,訴訟法學、證據法學的研究和制度性建構的背景性因素也大大改變。本書從刑事訴訟目的、基本原則、制度比較、歷史考察等多重視角,對刑事被害人權利保護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論證,旨在為建立科學、合理的被害人保護制度,最終實現(xiàn)刑事訴訟的公平、正義等價值追求提供理論依據,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必要的制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