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中每一篇介紹與評述,都在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史專業(yè)的博士、碩士課堂上作為“西方法學名著精讀”和“外國法律史研究”兩門課程中精讀和深入研討過?,F在收入書中的文字,實際上是當時課堂上討論時作主題發(fā)言的博士和碩士所發(fā)表的內容,并吸收了各即興發(fā)言者的精彩觀點。因此,可以說,本書的每一篇介紹與評述,都是對各法學名著研讀心得的精華。同時,本書在體例和內容上也力求創(chuàng)新:在體例上,本書在卷首設置了一個6萬多字的導論,比較詳盡系統地描述了西方法學從誕生到定型到發(fā)展到變革的整個過程。這對于廣大讀者加深理解本書正文所涉及的26篇法學名著的內容、精神和歷史背景有很大的作用;在內容上,本書對每一部法學名著的作者、譯者的生平事跡及其學術貢獻傾注了比較多的筆墨,對每一部名著的思想傳承,以及其對后世的影響做了比較深入的討論。雖然觀點未必都很正確,但作為一家之言,可能會給讀者帶來若干有益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