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戰(zhàn)爭爆發(fā)以后,美國必須立即與古巴起義軍首領加西亞取得聯(lián)系,并獲得他的合作。但當時,加西亞身在古巴的深山里——沒有人知道他的確切地點,所以沒法與他取得聯(lián)系。這時,有人向總統(tǒng)推薦一個名叫羅文的人,說他有辦法找到加西亞,而且也只有他才能找得到。他們找來羅文,交給他一封寫給加西亞的信。三周后,羅文徒步走過一個危機四伏的國家,最終把那封信交給了加西亞。此后,羅文的事跡被傳為佳話,“送信”成為了敬業(yè)、忠誠、勤奮的象征,羅文便成了每個領導都想找到的人和每個員工都應該學習和效仿的榜樣。100多年前的一個傍晚,出版家阿爾伯特·哈伯德在與家人喝茶時受兒子的啟發(fā),創(chuàng)作了一篇名為《致加西亞的信》的文章,刊登在《菲士利人》的雜志上,從此,這本小冊子就開始了它的傳奇歷程。紐約中心鐵路局的喬治·丹尼爾一次性訂購10萬冊,轟動了當時的整個美國,以至于幾乎一夜之間所有美國人都在討論此書。俄羅斯鐵道部長在美國訪問時看到此書后如獲至寶,立即令人將此書翻譯成俄文,發(fā)給俄羅斯鐵路丁人和士兵人手一冊。日俄戰(zhàn)爭期間,日本人在每個俄羅斯士兵的尸體上都發(fā)現了這本小冊子,他們斷定這肯定是一件十分有價值的東西,于是,就有了日文版。日本天皇下令,每一位日本政府官員、士兵乃至平民都要人手一冊。美國西點軍校和海軍學院開始長期設立以此書講授自立和主動性的課程。布什任州長時,曾在這本小冊子面簽名,并把它贈送給所有的部屬。至今,該書已幾乎被世界200多個國家翻譯成各種版本,許多政府、軍隊和企業(yè)都將此書贈送給士兵和職員,作為培養(yǎng)士兵和職員主動、敬業(yè)、忠誠的必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