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哲學
1.中西民法精神文化本源芻論
2.以禮正俗:儒家自然法與傳統(tǒng)契約精神
3.西方近代所有權立法的三大前提——所有權的倫理學、經濟學、法哲學思考
4.道德祛魅與人性張揚:民法人格價值論綱
5.人眭惡假設與民法倫理哲學
6.占有制度的法哲學、法史學考察
7.“毒樹”與“金枝”:性惡論與民法價值抉擇及其體系構建
8.中西民法精神比較論綱——兼論民法史學方法論構建
9.人性惡學說與民法之有機關聯(lián):歷時性考察
民法史學
1.中國古代優(yōu)先權論略——概念·源流·種類
2.中國古代優(yōu)先權論略——序位·要件·效力·限制
3.中國古代承攬契約論略——兼論明清江南棉布字號產業(yè)之法律調整
4.宋代招標、投標制度論略
5.民法典設立先占取得制度之必要性與可能性透視
6.永佃權之歷史解讀及其現實表達
7.傳統(tǒng)中國契約權利形態(tài)三論
8.傳統(tǒng)中國智慧財產中的權利意識與價值對峙
土地法學
1.國家、集體、公民個人所有權立法方案新思考
2.先占取得制度價值指稱及其存在理據
3.農村土地使用權抵押制度芻論
4.農村土地國有化:必要性與可能性探析
5.集體土地所有權身份歧向與價值悖離
6.現行公共自然資源特許經營制度缺陷及其突破路徑
7.統(tǒng)籌城鄉(xiāng)模式下的鄉(xiāng)村治理:制度創(chuàng)新與模式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