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shù)婪颉ゑT·耶林 Rudolph von Jhering?。?818-1892) 耶林于1818年8月22日出生于德國奧里希(Aurichn)的一個古老的法學世家,曾先后在海德堡、哥廷根、慕尼黑和柏林等地的法學院接受法學教育。1842年在柏林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之后歷任柏林(Berlin)、巴塞爾(Basel)、羅斯托克(Rostock)、基爾(Kiel)和吉森(Giessen)大學的教職。1868年,耶林接受了奧匈帝國首都維也納大學羅馬法教授的教席。講課極受學生歡迎,甚至吸引了許多慕名而來的社會各界人士以及政府高層官員。前德國哥廷根大學教授維亞克爾曾評價過,“要想在短時間內將耶林的功績記載下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耶林在1852-1863年陸續(xù)出版的《羅馬法的精神》(全四卷),以其卓爾不群為他贏得了巨大聲譽。1872年耶林返回德國并進入哥廷根大學。在這里他一直工作到去世。在離開維也納前,耶林在維也納法學會上發(fā)表了一篇演講——“為權利而斗爭”。這篇演講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兩年內即印到了十二版,此后又被譯為二十多種文字,也是最早被翻譯成中文引入中國法學界的一篇文章。在耶林晚年,又出版了他的宏偉巨著《法的目的》(全二卷)。耶林以其不朽成就,得以與薩維尼、祁克并列,成為19世紀西歐最偉大的法學家,其思想不僅對西歐,而且對全世界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