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為中國最大的紀錄電影攝制機構,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是當年中國百姓文化生活的重要創(chuàng)造者:《新聞簡報》曾是國人集體收看的“新聞聯(lián)播”——在電影院里,或者在露天的廣場上。距離自己千里之外的素不相識的人們,他們過著怎樣的生活?他們有著怎樣的情感?年輕的共和國,經歷著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故事片開映前十分鐘的“加片”并不僅僅是熱場,它讓人們得知了南國糧食的豐收、東北工廠的投產、西部鐵路的鋪通、外國友人的來訪;還有,潑水節(jié)的歡樂有多么濃烈,全運會上是誰打破了紀錄,全聚德的烤鴨如何美味,英雄牌金筆怎么做到高品質……《新聞簡報》是電視機進入中國家庭之前,一個極為廣泛而有效的大眾傳播渠道。對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國人來說,《新聞簡報》是新聞,是政治,是文化,甚至是娛樂。它是一扇打開的窗,在某一段時期里甚至是唯一的一扇窗,所以才有了這樣的描述:越南電影,飛機大炮;朝鮮電影,哭哭笑笑;羅馬尼亞電影,摟摟抱抱;阿爾巴尼亞電影,莫名其妙;中國電影,新聞簡報。在紀錄歷史的過程中,《新聞簡報》自己也進入了歷史。TOP目錄 新聞簡報1950—3收容乞丐游民新聞簡報1950—23中國的五一節(jié)新聞簡報1953—2畫家齊白石93歲壽辰新聞簡報1954—22祁門紅茶新聞簡報1955—15群眾業(yè)余歌舞觀摩演出新聞簡報1956—3防治血吸蟲病今日中國1956—7北京動物園新聞簡報1956—33娃娃的家新聞簡報1956—20邊疆的電影新聞簡報1956—28烤鴨新聞簡報1956—47汽水新聞簡報1956—48中醫(yī)醫(yī)院新聞簡報1957—7清朝“探花”的晚年今日中國1957—7香煙新聞簡報1957—40飛鴿牌自行車新聞簡報1957—41訪周璇新聞簡報1958—12群策群謀除四害新聞簡報1958—31東風牌小汽車新聞簡報1959—20有軌電車行駛新聞簡報1959—60太監(jiān)的晚年新聞簡報1959—60紅旗牌轎車新聞簡報1960—2100號英雄金筆新聞簡報1960—39昆明湖畔的詩會新聞簡報1960—57水墨動畫片新聞簡報1961—10幸福牌摩托車今日中國1961—13北京啤酒 TOP書摘插圖:新聞簡報1950—3收容乞丐游民乞丐問題是中國數(shù)千年來無法根治的痼疾。舊時,乞丐大街小巷到處都是,當時把乞丐叫做“花子”,北京土話也叫“打閑的”。這些人成分相當復雜,有成群結隊的,也有獨挑的。這些乞丐整天流竄街頭,遇到店鋪開業(yè)或者有人家辦喜事,手拿“哈拉把”(牛肩胛骨做成的響器)的“花子”便蜂擁而至。有念喜歌的,有唱太平歌詞的,有唱數(shù)來寶的,辦事人不堪其擾,于是就找“看街人”代為設法阻攔,本家拿些剩菜、剩飯和錢來打發(fā)這幫花子。歷代為了消除無業(yè)游民都采取了很多措施,晚清時期政府一方面采取傳統(tǒng)賑撫政策,發(fā)放“恩賞米石”,收養(yǎng)老弱病殘,設立粥廠,收留災荒與戰(zhàn)爭性無業(yè)游民;另一方面,政府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在“振興實業(yè)”的口號下推廣“工藝局”,“收養(yǎng)貧民,教以工藝”,為乞丐流民創(chuàng)造自食其力的條件。進入民國,丐幫中還出現(xiàn)過自發(fā)的“乞丐互助會”組織,群丐選出會長,多次到商會請愿,要求商會通知各商家把施舍零錢數(shù)目增加一倍。商會表示無法推行,并提出可以介紹“乞丐團”的成員去粥廠喝粥,但這些措施都沒有徹底解決乞丐問題。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各大城市共有多少游民已難以統(tǒng)計,僅從全國各地舉辦的920所生產教養(yǎng)機構所收容改造的數(shù)量來看,到1953年就收容改造了44.6萬人(包括妓女)。TOP插圖TOP 其它信息 裝幀:平裝頁數(shù):234版次:1開本:16開正文語種:中文書評書訊(14篇)媒體(13篇)博客(1篇)正在加載中請稍后...document.w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