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潤孫先生1908年生于北京,燕京大學國學研究所畢業(yè),受業(yè)于陳垣先生、顧頡剛先生,并從柯劭忞先生受經學。早年曾任教于河南大學、上海同濟大學、上海暨南大學、臺灣大學。1954年,應錢穆先生邀請赴港,就任新亞書院文史系主任、新亞研究所導師,兼圖書館館長;文史系分立后,任歷史系主任。1964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首任講座教授,直至1973年退休。1988年11月逝世于香港。生前為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小組成員。牟潤孫先生治學博貫經史,淹通掌故,勤于著述,為世所重。歷年發(fā)表的論文,最初結集為《注史齋叢稿》,于1959年8月由香港新亞研究所出版,共收論文十四篇,乃其五十歲之前的著述。1987年3月,中華書局出版《注史齋叢稿》增補本,補人其后二十多年間的論文十二篇。牟潤孫先生逝世后,其弟子李學銘、佘汝豐先生等,依據(jù)先生遺愿,將牟先生生前選定的七十篇文章合編為《海遺雜著》,1990年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逗_z雜著》所收文章內容廣泛,包括史事考證、政事述論、思想闡發(fā)、人物回憶、往事追述、名物商討,以至小說、戲曲評論之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