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建筑科學建筑設計解讀頤和園

解讀頤和園

解讀頤和園

定 價:¥48.00

作 者: 張加勉 編著
出版社: 當代中國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宗教建筑/皇家建筑

ISBN: 9787801708168 出版時間: 2009-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14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解讀頤和園:一座園林的歷史和建筑》以大量實景照片和手繪示意圖,結合造園的歷史詳細解讀了頤和園的營造法式、建筑形制及建筑裝飾細節(jié),全方位展示了頤和園的人文風貌。頤和園,其前身為清乾隆十五年(1750)修建的清漪園,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皇家園林,其園內景觀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園林藝術“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傳統(tǒng)手法。頤和園內建筑形式多樣,宮殿、廟宇、亭臺、樓閣、長廊、橋等各種建筑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堪稱中國園林建筑藝術的集大成之作,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者簡介

暫缺《解讀頤和園》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頤和園興建始末
一 古代萬壽山、昆明湖的山形水貌
古代萬壽山的歷史面貌
古代昆明湖的歷史面貌
二 金元時期對古昆明湖水域的開發(fā)
金中部時期對古昆明湖水域的開發(fā)
元大都時期對古昆明湖水域的開發(fā)
三 清初以前甕山和西湖的人文景觀
明代至清初西湖的狀況
西湖景、西湖十景
西堤
西湖十寺
好山園
耶律楚材及其家族墓地
四 清漪園興建始末
乾隆皇帝為何興建清漪園
清漪園造園工程
清漪園的理水工程
清漪園的疊山工程
清漪園的建筑工程
清漪園的花木造景工程
萬壽山清漪園被毀
五 慈禧太后重建頤和園始末
慈禧太后重修頤和園
頤和園建筑的特色
頤和園第二次被毀
頤和園第二次修建
慈禧太后在頤和園的最后時光
第二章 頤和園的營造法式
一 中國古代造園意境構成方式
靈臺、靈沼
體象天地、經(jīng)緯陰陽
海島仙山
摹寫各地名山勝景
林泉丘壑
田園村舍
梵剎琳宇
二 中國古典園林的三種藝術境界
生境——中國古典園林的第一境界
畫墻——中國古典園林的第二境界
意境——中國古典園林的第三境界
三 頤和園的景觀布局
宮廷區(qū)布局特點
萬壽山前山景區(qū)布局和造景特色
萬壽山后山景區(qū)的布局和造景特色
萬壽山后湖景區(qū)的布局和造景特色
萬壽山東部景區(qū)的布局和造景特色
萬壽山西部景區(qū)的布局和造景特色
昆明湖景區(qū)的布局和造景特色
四 頤和園的造景手法
借景
名景移植
第三章 頤和園的建筑形制
一 群體建筑
宮殿
寢宮
佛寺
祠堂和廟
園中園
宅園
買賣街
二 單休建筑


戲樓
樓.閣
軒、館、齋、室


牌樓
石舫

城關
水榭
宮門



其他建筑
第四章 頤和園建筑裝飾細節(jié)
一 外檐裝修
宮殿式大門的裝修
屋宇式大門的裝修
垂花門
洞門
屏門
牌樓門
西洋風格的鐘式門
隔扇門
檻窗
支摘窗
橫披窗
什錦窗
楣子與坐凳欄桿
匾額、楹聯(lián)
二 內檐裝修
壁紗櫥
落地罩、飛罩、欄桿罩,圓光罩、八角罩.
室內懸掛的匾額、對聯(lián)、福方、貼落、吉祥話
三 建筑裝飾
琉聰瓦屋頂
和璽彩畫
旋子彩畫
蘇式彩畫
四 磚雕
透風
磚雕扶手墻
磚雕寶頂
磚雕影壁
磚雕花池
五 露天銅陳設
銅龍銅鳳
銅缸
銅麒麟
銅獅
銅爐
銅鹿
銅瓶
銅仙鶴
銅架
六 石碑、石幢、摩崖石刻、碣石
石碑
石幢
摩崖石刻
碣石
七 石雕
石獅
須彌座
石翁仲
丹陛石
露陳墩
佛造像
石影壁
八 疊石造景
疊石為山營造真山之形
疊石為高山石臺和山洞
疊石為障景
疊石而成的石澗
疊山為山澗水景
太湖石假山
九 太湖石峰造景
青芝岫
壽星石
四季石
“猴石”、“豬石”
丈人石
子母石
排衙石
花承閣遺址太湖石及石座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