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文學家的泰戈爾無疑是世界文學的一座豐碑,也是亞洲文學的驕傲。他的詩,如《吉檀迦利》《飛鳥集》《園丁集》《新月集》已經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讀者。這些詩都是源于作者內心的“生命之歌”。在這些詩中,他歌唱著生命的榮枯和現(xiàn)實世界的歡樂與悲哀,歌頌光明和自由,尋找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的澄凈世界。讀這樣的詩,使人如在一幅風景如畫的田園美景中信步漫游。詩人要求自己人格的完善,要從自己的思想中摒除虛偽,要從“心中驅除一切丑惡”,使愛開花。這種泛愛論,用于個人道德的自我完善還可以,但若用于救國救民方面,則只能是幻想。但泰戈爾并非沒有意識到這種理想的虛幻,如在30年代他就認識到:“那些毒污了你空氣的,那些撲滅了你光明的,你能饒恕他們?你能愛他們?”詩人若一味只唱個人的歌,那這個詩人可能很優(yōu)秀,但絕對稱不上偉大。而泰戈爾的偉大在于他的歌都是為印度、為世界祈求和平的人所唱的。他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封建制度下人的不幸,他還積極參加政治活動,以實際行動反封建、反法西斯,甚至向每個人發(fā)出了戰(zhàn)斗的號召:“準備戰(zhàn)斗吧,反抗那披著人皮的野獸!”總之,泰戈爾給現(xiàn)代中國的思想家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影響。這種影響首先來自于他的精神、人格,在于他一心為了印度的民族獨立與自由而呼吁、斗爭。借用柳無忌的話說:“在印度的作家中,與我們關系最密切的要推泰戈爾了。這位新近逝世的德高望重的詩人,曾與中國的文壇結下了美滿的因緣,受到我們的尊敬與贊美;而且,他曾經是我們一派新詩人的靈感的泉源,東方文化的偉大的支持者,在他的身上,實現(xiàn)了中印文化的交流。”中國對泰戈爾作品的翻譯介紹已經為數(shù)不少,研究文章也很多,但至今卻還沒有出現(xiàn)一部系統(tǒng)的研究資料總結泰戈爾在中國的傳播和被接受的過程,作者搜集整理的這部泰戈爾研究資料非常詳細地梳理了泰戈爾與中國思想、文化、文學的交流過程,對中國的泰戈爾研究無疑是一件十分有益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