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時政國際政治科學(總第17期)

國際政治科學(總第17期)

國際政治科學(總第17期)

定 價:¥15.00

作 者: 閻學通 主編
出版社: 世界知識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世界政治

ISBN: 9787501233021 出版時間: 2009-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2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國際政治科學(總第17期)》研究的問題是,從1989年中蘇邊界談判開始的上海五國為什么會轉變?yōu)橐粋€全面安全合作組織?本文把上海合作組織的形成分為三個階段,并提出信任、主導國和共同安全利益三個動因以解釋這種合作發(fā)展進程。在邊界談判時期,中國與俄羅斯、中國與哈、吉、塔形成重要互信。這兩種信任關系成為以后產(chǎn)生中俄合作以及使中亞國家加入中俄主導的安全合作組織的基礎。中俄逐漸建立的信任關系催生了合作產(chǎn)生的第二個動因,即中俄主導。隨著非傳統(tǒng)安全威脅變得明顯,上海五國提出多邊合作并發(fā)展成安全會議機制。從1998年至2001年,共同和互補的安全利益更加深化,從而推動上海五國提升為上海合作組織。

作者簡介

  林珉瑕,聯(lián)合國開發(fā)項目署(UNDP)在華機構工作人員。2005年在首爾誠信女子大學中文系獲學士學位。2009年在清華大學國際關系學系獲法學碩士學位。電子信箱:calling113@hotmail.com劉江永,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1979年在北京外國語大學獲日語專業(yè)學士學位,1987年在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所獲法學碩士學位,2004年在清華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新著有:《中國與日本:變化中的政冷經(jīng)熱關系》(2007年);《中日關系二十講》(2007年)。電子信箱:ljycn@mail tsinghua.edu cn唐翀,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博士后。2007年在暨南大學獲國際關系專業(yè)博士學位。電子信箱:whiffet@163.com王海濱,清華大學國際關系學系博士候選人。2002年在云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獲碩士學位。電子信箱:wang-h(huán)b05@mails.tsinghua.edu.cn周方銀,中國社會科學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副研究員。1992年在華中科技大學獲經(jīng)濟學學士學位,1998年在國際關系學院獲法學碩士學位,2006年在清華大學獲國際關系專業(yè)博士學位。電子信箱:zhoufangyin@gmail.tom王子昌,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教授。1989、t992和1997年在山東大學分別獲法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著有:《東亞區(qū)域合作的動力與機制》(2004年)、《國家利益還是地區(qū)利益:東盟合作的政治經(jīng)濟學》(2005年)。電子信箱:lrnwzch@pub.guangzhou.gd.cn王日華,廣東省委黨校副教授。1999年在安徽大學歷史系獲學士學位,2004和2008年在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分別獲法學碩士和博士學位。電子信箱:wangrihua@gmail.com陳琪,清華大學國際關系學系副教授。1991在北京大學獲法學學士學位,1996年在中國人民大學獲法學碩士學位,2002年在清華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電子信箱:chenqi@mail.tsingbua.edu.cn黃宇興,清華大學國際關系學系本科生。2006年作為交換生在香港大學學習。電子信箱:hyx05tsinghua@gmail.com

圖書目錄

作者簡介
上海合作組織的形成及其動因
印尼軍人與對外沖突(1945-1965)
《呂氏春秋》的國家間政治思想
學術爭鳴
三大主義式論文可以休矣——論國際關系理論的運用與綜合
春秋時期的國家間干涉及其合法性——與陳琪、黃字興商榷
干涉的概念及其合法性分析——對王日華博士的回應
注釋體例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