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以問題為先導的艱難求索
第一章 百廢待興的文學環(huán)境
第一節(jié) 圖書的搜集、整理、刊刻與編纂
第二節(jié) 宋初作家的地域分布
第三節(jié) 學校廢興與人才的培養(yǎng)
第二章 宋初文壇的沖突與對話
第一節(jié) 南北文臣政治地位的懸殊差異
第二節(jié) 科舉取士過程中的重北抑南
第三節(jié) 南文北進與文壇風氣的轉移
第四節(jié) 北道南移與儒學精神的回歸
第三章 文道傳統(tǒng)的缺失與修復
第一節(jié) 儒道衰替與宋初經學家的艱難探索
第二節(jié) 文學創(chuàng)作走出亂世陰影的漫長歷程
第三節(jié) 文道傳統(tǒng)得以修復的基本標志
第四章 文學變革的人格及情感動因
第一節(jié) 創(chuàng)作主體人格內涵的豐富與擴大
第二節(jié) “文士”情懷的傳承與超越
第三節(jié) “復合型主體”的價值判斷及情感境界
附論 《慶歷圣德詩》與北宋中期政治文化的轉型
第五章 示范性經典的更替與宋初文學之轉型
第一節(jié) 詩效“元白”:“次韻相酬”的藝術需求
第二節(jié) 宗尚玉溪:風雅遽變的藝術契機
第三節(jié) “《文選》爛”而“秀才半”
第四節(jié) “韓、柳”承尊與詩文藝術之轉型
第五節(jié) “杜詩”經典價值的最終確立
第六章 溪流灌注,百川歸海——宋初詩歌發(fā)展三個階段的藝術考察
第一節(jié) 五代遺音及王禹偁詩歌藝術的超越
第二節(jié) 重學之風與“岜體詩”的興盛
第三節(jié) “歐梅”新聲再變風雅的藝術功績
第七章 “崑體”文學生態(tài)及其創(chuàng)作主體的文化特征
第一節(jié) 皇權重建過程中的賦頌需求
第二節(jié) 南方士人以文學為進身之階的必然選擇
第三節(jié) 望族文化心理的成熟與“西岜余緒”
第八章 駢散并馳,文質兼修——宋初文章由衰到盛的藝術演進軌跡
第一節(jié) 北宋文章初興于駢體
第二節(jié) 道學家的“古文”理論與創(chuàng)作實踐
第三節(jié) “古文”藝術的繼承與超越
第九章 北宋“太學體”文風新論
第一節(jié) “太學體”并非“古文”
第二節(jié) “太學體”應試文風的形成與蔓延
第三節(jié) “慶歷之學”與“太學新體”
第十章 歐陽修詩文革新的對象及任務
第一節(jié) 歐、梅不與“西岜”為敵
第二節(jié) 科考改革并非革新詩文之手段
第三節(jié) 歐陽修詩文革新的對象及任務
第十一章 宋初隱君的人格變遷與詩風走向
第一節(jié) 世風與隱風
第二節(jié) 經義之學與文章之士
第三節(jié) 隱逸詩風的南北差異
征引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