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是一部貫穿古今的通史,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寫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敘述了我國三千年左右的歷史。據(jù)司馬遷說,全書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氨炯o”實際上就是帝王的傳記,因為帝王是統(tǒng)理國家大事的最高首腦,為他們作紀傳而名之日“本紀”,正所以顯示天下本統(tǒng)之所在,使官民行事都有一定的綱紀的緣故。同時,也是全書的總綱,是用編年體的方法記事的。在“本紀”的寫作中,司馬遷采取了詳今略遠的辦法,時代愈遠愈略,愈近愈詳。“本紀”托始黃帝,是因為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又是“正名百物”的祖師。將項羽列入“本紀”,一是秦漢間幾年“政由羽出”,一是推崇其人格?!氨怼保粤杏浭录?,使之綱舉而目張,以簡御繁,一目了然,便于觀覽、檢索。“書”,是記載歷代朝章國典,以明古今制度沿革的專章,非是熟悉掌故的史家,是無法撰寫成書的。班固《漢書》改稱“志”,成為通例?!皶钡男拮?,為研究各種專門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笆兰摇笔怯涊d諸侯王國之事的。這因諸侯開國承家,子孫世襲,也就給他們的傳記叫做世“家”。從西周的大封建開始,發(fā)展到春秋、戰(zhàn)國,各諸侯國先后稱霸稱雄,盛極一時,用“世家”體裁記述這一情況,是非常妥當?shù)?。司馬遷把孔子和陳涉也列入“世家”,是一種例外。孔子雖非王侯,但卻是傳承三代文化的宗主,更何況漢武帝時儒學獨尊,孔子是儒學的創(chuàng)始人,將之列入“世家”也反映了思想領域的現(xiàn)實情況。至于陳涉,不但是首先起義亡秦的領導者,且是三代以來以平民起兵而反殘暴統(tǒng)治的第一人,而亡秦的侯王又多是他建置的。司馬遷將之列入“世家”,把他的功業(yè)和湯放桀、武王伐紂、孔子作《春秋》相比,將他寫成為震撼暴秦帝國統(tǒng)治、叱咤風云的偉大歷史英雄,反映了作者進步的歷史觀?!傲袀鳌笔怯涊d帝王、諸侯以外的各種歷史人物的。有單傳,有合傳,有類傳。單傳是一人一傳,如《商君列傳》、《李斯列傳》等。合傳是記二人以上的,如《管晏列傳》、《老莊申韓列傳》等。類傳是以類相從,把同一類人物的活動,歸到一個傳內,如《儒林列傳》、《循吏列傳》、《刺客列傳》等。司馬遷把當時我國四周少數(shù)民族的歷史情況,也用類傳的形式記載下來,如《匈奴列傳》、《朝鮮列傳》、《大宛列傳》等,這就為研究我國古代少數(shù)民族的歷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來源。七十篇列傳的最后一篇是《太史公自序》,把自序擺在全書的最后,這是古代學者著書的慣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