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九年四月本書編輯組成立時,確定以北平文華齋一九二八年刊刻的王樹枏編《張文襄公全集》為底本,做如下三項工作:一、輯佚。二、求真。三、斷句。努力的目標是:文獻求完備,編次求有序,版本求真實,校勘求精審,斷句求準確,校注求筒約,便于使用,有裨研究工作。在本書編輯整理工作已進行四年并被列入國家第九個五年出版計劃的重點圖書之后,一九九三年,河北人民出版社組織編輯《張之洞全集》,并于一九九八年出版(下文簡稱河北版)。該書收錄豐富,使我們受益匪淺。但覺得仍有繼續(xù)工作的必要,并力求做得比該書在各方面都有所前進。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我在收集中國近代經濟史資料的過程中,發(fā)現一些張之洞文獻未收入《張文襄公全集》遂萌生輯佚補充之念,留心遺漏之篇,經二十余年,小有積累。本書編輯組成立后,搜集工作的足跡遍及可能藏有張之洞文獻之所。多年的搜尋,得新文獻九千余件。在編輯整理中,除去重復者、經考證實非張之洞所作者、有疑待考證者以及不符合本書收錄原則(反映張之洞的生平、思想、行動和他生活的環(huán)境)者,余下的補入底本。本書收錄文獻共一萬四千四百五十三件,比底本多七千八百零二件,比河北版多三千四百七十三件。在當前階段,它應當算是一種比較完備的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