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歷史知識讀物史學方法導論·民族與古代中國史

史學方法導論·民族與古代中國史

史學方法導論·民族與古代中國史

定 價:¥33.00

作 者: 傅斯年 著
出版社: 時代文藝出版社
叢編項: 老北大講義
標 簽: 中國古代史

ISBN: 9787538725711 出版時間: 2009-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5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民族與古代中國史》雖為殘稿,但學術地位及學術影響巨大,何茲全先生評價,此書“足以使傅斯年坐上20世紀中國史學大師的寶座,享有大師榮譽”。美籍著名考古學家張光直評價:“傅斯年先生是一位歷史天才,是無疑的……這篇文章(指《夷夏東西說》)以前,中國古代史毫無系統(tǒng)可言。”《史學方法導論》一書則完全代表了傅斯年提出的“史學即是史料學”的命題,是這種治史原則的完整體現(xiàn),當年影響巨大,人稱傅斯年開創(chuàng)了“史料學派”。

作者簡介

  傅斯年(1896-1950),中國現(xiàn)代歷史學家,20世紀上半葉我國重要的學術領袖。他提出了“史學即是史料學”的命題,主張“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影響巨大,人稱其開創(chuàng)了“史料學派”。

圖書目錄

史學方法導論
第一章 史料之相對的價值
第一節(jié) 直接史料對間接史料
第二節(jié) 官家的記載對民間的記載
第三節(jié) 本國的記載對外國的記載
第四節(jié) 近人的記載對遠人的記載
第五節(jié) 不經(jīng)意的記載對經(jīng)意的記載
第六節(jié) 本事對旁涉
第七節(jié) 直說與隱喻
第八節(jié) 口說的史料對著文的史料
 中國歷史分期之研究
 與顧頡剛論古史書
 史記研究
 戰(zhàn)國子家敘論
 本所發(fā)掘安陽殷墟之經(jīng)過——敬告河南人士及他地人士之關心文化學術事業(yè)者
 戰(zhàn)國文籍中之篇式書體——一個短記
 考古學的新方法
 明成祖生母記疑
 夷夏東西說
 說《廣陵之曲江
 誰是《齊物論》之作者?
 誰是《后出師表》之作者?
民族與古代中國史
 一、夷夏東西說
1.毫-商-殷
2.夏跡
3.夏夷交勝
4.諸夷姓
5.總結上文
 二、姜原
1.姜之世系
2.姜之地望
3.姜姓在西周的事跡
4.姜羌為一字
 三、周東封與殷遺民
 四、大東小東說廣一兼論魯、燕、齊初封在成周東南后乃東遷
  1.[大東小東的地望和魯、燕、齊的初封地]
  2.周初東向發(fā)展之步驟
  3.周公之事功
 五、論所謂五等爵
  1.[五等稱謂的淆亂]
  2.[公侯伯子男釋字]
  3.[既非五等,更無五等爵制]
附錄
一、戰(zhàn)國子家敘論
二、性命古訓辨證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