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出路與啟示:毛澤東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寫作源于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基本內涵的思考。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學術界研究的一個熱點問題,但是,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內涵的理解卻遭遇了新的挑戰(zhàn)。早些年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定位于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并從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的中國化來界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內涵的觀點,曾經在學術界取得廣泛的共識,直到現在學術界還有很多人持這種觀點。但是,由于這種界定還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近年來又有學者開始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涵進行新的界定,有的提出要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行學術上的定位,有的說要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作政治層面和學術層面的區(qū)分,這樣,學術界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內涵的理解又出現了比較大的分歧。因此,為了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深入發(fā)展,必須尋找新的視角重新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涵進行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