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語》在中華傳統(tǒng)思想文化中,流派紛蕓,但光彩最為眩目的始終是儒家,其歷史之久、影響之大、流傳之廣,在中華文明史上,無人可與之比肩,儒家思想垂范千年。若要提到儒家思想,必定要談及孔子,“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貫穿著中華民族文化的始終。同樣,每當提及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我們就會不約而同地想起《論語》。是的,這是一部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其語言以精微、洗練而著稱,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說和思想的最集中的體現(xiàn)。那么,在儒家著作里,有沒有一部敢和《論語》相媲美的書呢?有之,就是《孔子家語》。看到這里,不明就里的人們,可能一笑置之,甚至不屑一顧,但是如果讀過這《孔子家語》的話,你會深以為然。不妨把二者做一下對比:《論語》篇幅短小精悍,《孔子家語》則主要是長篇大論,《論語》語言以簡練見工,《孔子家語》則以資料詳贍取勝?!墩撜Z》旨在闡發(fā)孔子的微言大義,追求一種“言有盡而義無窮”的境界,《孔子家語》則在于遍覽諸家之書,而合之于一爐,儼然有一種“窮形而盡相。之妙。二者各有短長,互為軒輊,如果你想對孔子的生平及思想做一個更深入、更廣泛的了解的話,單靠一本《論語》,很難盡窺全貌,似有捉襟見肘之憾,而合之以作為參照,則孔氏之門登堂入室,盡在其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