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經濟學原理》確立了馬歇爾經濟學大師的不朽地位,那么《財富、信用與商貿》則是其經濟研究領域的又一巔峰之作,它不僅跨越了馬歇爾以往的微觀經濟研究領域,而且還為現(xiàn)代宏觀經濟學的創(chuàng)立奠定了基礎。以馬歇爾為代表的新古典經濟學是現(xiàn)代西方經濟學之根,是西方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的理論之源。它所奉行的競爭原則是市場自由選擇,也就是由市場選擇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以“無形的手”來主導市場,這體現(xiàn)在其經濟思想中便是均衡價格理論和邊際效用。他認為,自由競爭的條件下,經濟因素會自動發(fā)生作用,達到均衡狀態(tài),這正是馬歇爾經濟理論的核心所在。但晚年的馬歇爾并不贊同放任自流的經濟政策,他在《財富、信用與商貿》一書中提出,讓國家以財政和貨幣政策為核心進行適當的經濟干預,正是這一策略成為宏觀經濟學的基本思想。英國著名女經濟學家瓊?羅賓遜說:“當我來到劍橋開始讀經濟學時,馬歇爾的著作就已經是圣經。除此之外,我們知之甚少。馬歇爾就是經濟學?!?/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