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自漢武帝鑿通西域開始,這里逐步形成了一座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重鎮(zhèn)和都會,承載起捍衛(wèi)邊疆和溝通中西的重任,扼中西交通,納東西文化。中原傳統(tǒng)文化從這里輸出,影響著西方世界,而西方文化又從這里傳人,與中原傳統(tǒng)文化交匯融合。印度佛教從這里傳人而東漸,佛教的興盛使這里獲得了佛都的美譽。而少數民族政權的更迭及多民族的雜居又在這里留下了顯明的民族生活習俗。東西交通發(fā)達,中外文化交匯,各民族風俗熔融,從而使這里商貿發(fā)展,百業(yè)興旺,并形成了特有的地方文化和濃郁的民俗風情,成為絲綢之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鳴沙山、月牙泉、三危山、渥洼池訴說著敦煌數千年的歷史,而古代壁畫和塑像的藝術寶庫莫高窟及藏經洞的數萬件文獻珍跡又準確而具體的記載著當時敦煌人的真實生活和民俗民風。《盛世遺風:敦煌的民俗》圖文并茂地介紹了敦煌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