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我們組織了關于日本近代無產階級文學的興起與發(fā)展過程中幾個重要文學運動與文學理論問題的討論,其中包括兩篇論文與一篇譯文。趙仲明的《日本近代從自然主義到無產階級文學運動及其若干理論爭論》,主要從歷史的視角觀察了日本文學從自然主義到無產階級文學運動的歷史階段的發(fā)展脈絡,著重討論了其中自然主義、無產階級文學和新感覺派文學中獨特的文學理論和文學特征,為中國近現代文學的理解提供了一定的借鑒依據。丁瑞媛的《日本無產階級文學思潮的理論建構與歷史演進》,主要分析了日本無產階級文學運動本身、文學理論指導、文學創(chuàng)作實踐,以及戰(zhàn)前無產階級文學運動的重要理論家及其代表性作家在二戰(zhàn)期間及戰(zhàn)后的發(fā)展軌跡,總結出日本無產階級文學運動具有進步性與局限性,為今后有關日本無產階級文學的研究提供了一個較為客觀的依據。譯文勝本清一郎的《藝術運動中的前衛(wèi)性與大眾性》,是在日本近代討論文藝理論問題中的觀點較為先端的論文,勝本在談論有關無產階級文學運動發(fā)展方向的時候明確指出,必須認清無產階級藝術的確立運動與大眾化運動的特殊意義和價值,同時,也只有正確認識這兩種運動,并將它們有機結合起來,才能使無產階級政治運動正確成長。以上通過對若干占據日本近代文學史上重要地位的文學運動與理論的分析與探討,試圖為近代日本文學的發(fā)展歷史和理論建構一個較為立體的認識,為今后有關日本無產階級文學的研究提供一個較為全面客觀的依據,相信對中國現當代的文學研究與文學理論建設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審美人類學是本集刊積極推動的一個研究方向,這一輯里的三篇論文分別從方法論、個案研究和基本理論闡釋三個方面討論了不同的問題,相信對讀者會有不同程度的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