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天文學/地球科學海洋底構造導論

海洋底構造導論

海洋底構造導論

定 價:¥58.00

作 者: 任建業(yè) 主編
出版社: 中國地質(zh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海洋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2522584 出版時間: 2008-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6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在介紹海洋巖石圈、板塊構造理論和地幔柱構造理論的基礎上,分大洋中脊、被動大陸邊緣、主動大陸邊緣詳細介紹了這些大洋底主要構造單元的地質(zhì)構造特征、分布規(guī)律和演化。本書的特點是偏重于基礎,并力求反映國內(nèi)外本領域的新進展,適用于高等學校海洋地質(zhì)專業(yè)本科生和研究生閱讀和學習,同時也適合于海洋科學方面研究院所從事海洋地質(zhì)研究的有關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海洋底構造導論》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海洋巖石圈
第一節(jié) 地球的構造層圈
第二節(jié) 地殼的類型和洋殼的結構
一、地殼的類型
二、標準洋殼結構
三、洋底地殼結構的側向變化
四、洋殼與陸殼的基本區(qū)別
五、深海鉆探與洋殼研究
六、大洋中脊的巖漿作用和洋殼的形成
第三節(jié) 巖石圈和軟流圈
一、軟流圈的性質(zhì)和特征
二、巖石圈的性質(zhì)和特點
第四節(jié) 海洋巖石圈的演化
一、海洋巖石圈演化模式
二、海洋巖石圈厚度的定量計算
三、海洋巖石圈演化與海底沉降
第二章 板塊構造理論
第一節(jié) 板塊構造理論創(chuàng)立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jié) 海底擴張
一、洋底地形
二、海底擴張的概念
三、地磁場倒轉與海底磁異常
四、深海鉆探和海底擴張
第三節(jié) 板塊構造理論
一、轉換斷層
二、板塊邊界類型和板塊的劃分
三、大洋巖石圈的生長帶與消亡帶
四、巖石圈板塊的運動
五、大洋盆地的演化與威爾遜旋回
六、板塊運動的驅動機制
第三章 地幔柱構造的基本理論和新全球構造概念
第一節(jié) 熱點和地幔柱概念及特征
一、基本概念
二、基本特征
第二節(jié) 地幔柱的成因機制
  一、地幔柱的生成條件
  二、地幔柱的起動機制、上升過程及其脈動性
  三、演化階段
 第三節(jié) 新全球構造概念
  一、超級地幔柱(Supper Plumes)
 二、地幔柱構造與板塊構造的關系
 三、新全球構造概念
 第四節(jié) 地幔柱的地質(zhì)效應
  一、地幔柱與大型火成巖省(LIPs)
  二、地幔柱與超大陸的裂解和聚合
三、中白堊世的超地幔柱事件及全球變化
第五節(jié) 大洋中發(fā)育的地幔柱/熱點體系
一、大洋中地幔柱/熱點的表現(xiàn)形式
二、太平洋中的地幔柱/熱點體系
三、印度洋中的地幔柱/熱點體系
四、大西洋中的地幔柱/熱點體系
第四章 主動大陸邊緣
第一節(jié) 主動大陸邊緣的構成單元及特征
一、島弧一海溝系(Arc—Trench System)
二、安第斯型大陸邊緣
 第二節(jié) 俯沖帶地質(zhì)構造作用
一、俯沖工廠(Subduction Factory)的概念
二、俯沖增生與增生楔
三、沉積物的潛沒與俯沖侵蝕作用
四、大型海山和無震海嶺的俯沖
  五、俯沖作用引起的構造變形
  六、俯沖方式及其可能的機制
 第三節(jié) 弧的類型及其演化系列
 第四節(jié) 環(huán)太平洋巨型匯聚帶
  一、基本特征
 二、東南太平洋區(qū)段
 三、東北太平洋區(qū)段
 四、西北太平洋區(qū)段
 五、西南太平洋區(qū)段
 第五節(jié) 邊緣海盆地的特征和演化
 一、邊緣海盆地與板塊俯沖帶
 二、邊緣海盆地的主要特征和發(fā)育模式
 三、大陸碰撞和陸內(nèi)變形對邊緣海盆地發(fā)育的影響
 四、西北太平洋邊緣海盆地發(fā)育的板塊構造背景
 五、邊緣海盆地發(fā)育的深部動力學背景
第五章 被動大陸邊緣
第六章 洋中脊構造系統(tǒng)
主要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