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shù)自然科學化學分析化學(二版)

分析化學(二版)

分析化學(二版)

定 價:¥26.00

作 者: 周玉敏 主編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中等職業(yè)教育國家規(guī)劃教材
標 簽: 分析化學

ISBN: 9787122040602 出版時間: 2009-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29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由理論部分和實驗部分組成。理論部分以分析化學的基本原理為主,主要介紹了誤差及其處理方法、酸堿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還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重量分析法和物質(zhì)的定量分析過程。實驗部分與理論部分相配套,側(cè)重實驗基本技能及實驗方法的訓練。為便于學生鞏固和檢驗所學知識,每章后還安排了思考與實踐?!斗治龌瘜W(第2版)》內(nèi)容簡明實用,符合中等職業(yè)教育的教學要求,適合作為中等職業(yè)學校化學、化工、輕工、材料、冶金、醫(yī)藥、環(huán)保及相關(guān)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作為化驗分析人員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暫缺《分析化學(二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礎理論部分
1.緒論
學習指南
學習要求
1.1 分析化學概述
1.1.1 分析化學的任務和作用
1.1.2 分析方法的分類
1.1.3 分析化學的發(fā)展趨勢
1.2 定量分析中的誤差
1.2.1 誤差的分類及產(chǎn)生的原因
1.2.2 誤差和偏差的表示方法
1.2.3 提高分析結(jié)果準確度的方法
1.3 分析結(jié)果的數(shù)據(jù)處理和報告
1.3.1 有效數(shù)字及其運算規(guī)則
1.3.2 可疑數(shù)值的取舍
1.3.3 置信度和置信區(qū)間
1.3.4 分析結(jié)果的報告
知識窗環(huán)境污染對人體的遠期危害作用
本章小結(jié)
思考與實踐
2.滴定分析概論
學習指南
學習要求
2.1 滴定分析簡介
2.1.1 基本概念
2.1.2 滴定分析對化學反應的要求
2.1.3 滴定分析方法的分類
2.1.4 滴定分析的方式
2.2 標準溶液
2.2.1 化學試劑一般知識
2.2.2 標準溶液濃度的表示方法
2.2.3 標準溶液的配制
2.2.4 分析用水要求及檢驗
2.3 滴定分析計算
2.3.1 計算原則——等物質(zhì)的量反應規(guī)則
2.3.2 計算示例
知識窗分析人員的環(huán)境意識
本章小結(jié)
思考與實踐
3.酸堿滴定法
學習指南
學習要求
3.1 水溶液中的酸堿電離平衡
3.1.1 酸堿水溶液的電離平衡
3.1.2 分析濃度和平衡濃度
3.1.3 酸的濃度和酸度
3.2 酸堿平衡中溶液pH的計算
3.2.1 強酸(堿)溶液
3.2.2 一元弱酸(堿)溶液
3.2.3 多元弱酸(堿)溶液
3.2.4 水解鹽溶液
3.2.5 兩性物質(zhì)的溶液
知識窗pH的應用
3.3 緩沖溶液
3.3.1 緩沖溶液的作用原理
3.3.2 緩沖溶液pH的計算
3.3.3 緩沖溶液的選擇與配制
知識窗人體血液中的緩沖溶液
3.4 酸堿指示劑
3.4.1 酸堿指示劑的作用原理
3.4.2 酸堿指示劑的變色范圍
3.4.3 影響指示劑變色范圍的因素
3.4.4 常見指示劑
知識窗自制指示劑——植物指示劑
3.5 滴定曲線及指示劑的選擇
3.5.1 滴定曲線
3.5.2 指示劑的選擇
3.5.3 多元酸滴定條件和指示劑的選擇
3.5.4 水解鹽的滴定條件和指示劑的選擇
3.6 酸堿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定
3.6.1 堿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定
3.6.2 酸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定
3.6.3 注意事項
知識窗酸堿與水體污染
3.7 酸堿滴定的應用
3.7.1 直接滴定法
3.7.2 返滴定法
3.7.3 置換滴定法
3.7.4 間接滴定法
知識窗甲醛與疾病
3.8 計算示例
本章小結(jié)
思考與實踐
4.配位滴定法
學習指南
學習要求
4.1 配位滴定法概述
4.1.1 配合物知識簡介
4.1.2 用于配位滴定的配位反應應具備的條件
4.1.3 氨羧配位劑
4.2 EDTA及其配合物
4.2.1 EDTA的結(jié)構(gòu)及性質(zhì)
4.2.2 EDTA與金屬離子的配位特點
4.3 配合物的穩(wěn)定常數(shù)和條件穩(wěn)定常數(shù)
4.3.1 配合物的穩(wěn)定常數(shù)
4.3.2 酸效應及酸效應系數(shù)
4.3.3 條件穩(wěn)定常數(shù)
4.3.4 配位滴定的最高允許酸度和酸效應曲線
4.4 金屬指示劑
4.4.1 金屬指示劑的作用原理
4.4.2 金屬指示劑應具備的條件
4.4.3 指示劑的封閉、僵化現(xiàn)象及消除
4.5 提高配位滴定選擇性的方法
4.5.1 控制溶液的酸度
4.5.2 利用掩蔽方法
4.5.3 利用化學分離
4.6 EDTA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定
4.6.1 EDTA標準溶液的配制
4.6.2 EDTA標準溶液的標定
4.7 配位滴定方式及應用
4.7.1 直接滴定法
知識窗水的硬度與人體健康
4.7.2 返滴定法
4.7.3 置換滴定法
知識窗鋁制餐具對健康的潛在危害
4.7.4 間接滴定法
4.8 計算示例
本章小結(jié)
思考與實踐
5.氧化還原滴定法
學習指南
學習要求
5.1 概述
5.1.1 氧化還原反應及其特點
5.1.2 電極電位
5.1.3 條件電極電位
5.2 氧化還原反應的平衡和速率
5.2.1 氧化還原反應的方向
5.2.2 氧化還原反應的次序
5.2.3 氧化還原反應的程度
5.2.4 氧化還原反應的速率
5.3 氧化還原滴定指示劑
5.3.1 氧化還原指示劑
5.3.2 自身指示劑
5.3.3 專屬指示劑
5.4 高錳酸鉀法
5.4.1 概述
5.4.2 KMn04標準溶液的配制
5.4.3 應用實例
5.5 重鉻酸鉀法
知識窗鉻對人體的危害
5.6 碘量法
5.6.1 概述
5.6.2 標準溶液的制備
5.6.3 應用實例
5.7其他氧化還原滴定法
5.7.1 溴酸鉀法
5.7.2 鈰量法
知識窗無汞測鐵
5.8 計算示例
5.8.1 高錳酸鉀法計算
5.8.2 重鉻酸鉀法計算
5.8.3 碘量法計算
知識窗富營養(yǎng)化污染
本章小結(jié)
思考與實踐
6.沉淀滴定法
學習指南
學習要求
6.1 莫爾法
6.1.1 原理
6.1.2 滴定條件
6.1.3 應用范圍及實例
6.1.4 硝酸銀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定
6.2福爾哈德法
6.2.1 原理
6.2.2 滴定條件
6.2.3 應用范圍及實例
6.2.4 硫氰化鉀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定
6.3 法揚司法
6.3.1 原理
6.3.2 滴定條件
6.3.3 應用范圍及實例
6.4 電位滴定法
6.5 計算示例
知識窗一種全新的、有效的環(huán)境評
估法——LAC法
本章小結(jié)
思考與實踐
7.重量分析法
學習指南
學習要求
7.1 概述
7.1.1 重量分析法的分類和特點
7.1.2 重量分析法的主要操作過程
7.1.3 試樣稱取量的估算
7.2 重量分析對沉淀的要求
7.2.1 沉淀式和稱量式
7.2.2 影響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7.2.3 影響沉淀純凈度的因素
知識窗納米鼻——環(huán)保領(lǐng)域大顯神威
7.3 沉淀的條件
7.3.1 沉淀的形成過程
7.3.2 晶形沉淀的沉淀條件
7.3.3 無定形沉淀的沉淀條件
7.4 重量分析計算及應用示例
7.4.1 換算因數(shù)
7.4.2 應用實例一一水質(zhì)中硫酸鹽的
測定
知識窗廢水的化學沉淀處理法
本章小結(jié)
思考與實踐
8.物質(zhì)的定量分析過程
學習指南
學習要求
8.1 試樣的采取與制備
8.1.1 組成比較均勻的試樣的采取和制備
8.1.2 組成很不均勻的試樣的采取和制備
8.2 試樣的分解
8.2.1 溶解法
8.2.2 熔融法
8.2.3 燒結(jié)法
8.2.4 試樣分解方法的選擇
8.3 干擾組分的分離
8.3.1 沉淀分離法
8.3.2 萃取分離法
8.3.3 色譜分離法
8.3.4 離子交換分離法
知識窗日常生活中的分離
8.4 分析結(jié)果準確度的保證和評價
8.4.1 概述
8.4.2 示例
知識窗分離技術(shù)的發(fā)展趨勢
本章小結(jié)
思考與實踐
實驗操作部分
寫在實驗前面的話
第一部分 化學分析實驗的基本操作
技術(shù)
實驗指南
實驗要求
1.分析天平和稱量方法
1.1 天平的靈敏度和感量
1.2 天平的構(gòu)造
1.3 天平的使用
1.4 稱量試樣的方法
2.滴定分析儀器及操作技術(shù)
2.1 滴定管
2.2 容量瓶
2.3 移液管和吸量管
2.4 容量儀器的校正
3.重量分析操作
3.1 沉淀
3.2 過濾和洗滌
3.3 烘干和灼燒
第一部分小結(jié)
思考與實踐
第二部分 定量分析實驗
(一)基本實驗
實驗一 分析天平稱量練習
實驗二 滴定分析儀器操作練習
實驗三 Na0H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定
實驗四 IICI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定
實驗五 混合堿中NaOH和NaC03含量的測定
實驗六 EDTA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定
實驗七 水的總硬度的測定
實驗八 鉛鉍混合物中pbzBi含量的連續(xù)滴定
實驗九 高錳酸鉀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定
實驗十 水樣中化學需氧量(COD)的測定(KMnC)法)
實驗十一 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定
實驗十二 水中溶解氧(D0)的測定
實驗十三 硝酸銀標準溶液的制備和水中可溶性氯化物的測定
實驗十四 廢水中懸浮物的測定
實驗十五 水中SO的測定
實驗十六 污水中油的測定
(二)選做實驗
實驗一 分析天平靈敏度的測定
實驗二 水中COi一含量的測定
實驗三 尿素中氮含量的測定
實驗四 雙氧水含量的測定
實驗五 鋁鹽中鋁含量的測定
實驗六 氯化鋇中結(jié)晶水的測定
實驗七 水中溶解性總固體(礦化度)的測定
實驗八 水中化學需氧量(COD)的測定(重鉻酸鉀法)
本書主要符號一覽表
附錄
附表1 弱酸、弱堿在水中的電離常數(shù))
附表2 常用的緩沖溶液
附表3 常用酸堿溶液的密度和濃度
附表4 常用標準溶液的保存期限
附表5 金屬離子與氨羧配位劑配合物的形成常數(shù)
附表6 氧化還原電對的標準電極電位及條件電極電位
附表7 難溶化合物的溶度積
附表8 常見化合物的摩爾質(zhì)量
附表9 元素相對原子質(zhì)量表(據(jù)2005年IU.PAC)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