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中國哲學先秦諸子百家爭鳴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

定 價:¥29.00

作 者: 易中天 著
出版社: 上海文藝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中國古代哲學

ISBN: 9787532134366 出版時間: 2009-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8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這部書稿為六章,28萬字,28幅插圖。是央視10頻道百家講壇播出的易中天的《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節(jié)目的原稿,書稿比講壇節(jié)目內(nèi)容更豐富,有許多電視節(jié)目里是沒有的精彩論述。第一章,先秦諸子第一人孔子,以后百家爭鳴都是以批判孔子思想開始。第二章,儒墨之爭,儒墨都對當時的社會現(xiàn)狀不滿,都提出了解救社會的藥方。儒家給出的藥方是“仁愛”,墨家給出 的藥方是“兼愛”。易中天分析后得出了有趣的結論:墨家是站在平民立場上來對社會開藥方,最后選擇的是專制的社會制度,而儒家站在統(tǒng)治階級立場來對社會開藥方,最后選擇的卻是相對更民主的社會制度。第三章,儒道之爭。儒墨都主張“有為”,都要做點什么,而道家主張“無為”,也就是“不要做”。儒墨認為這個社會“缺少愛”,老子和莊子認為這個社會“瞎折騰”。統(tǒng)治階級“瞎折騰”是因為“多欲”,因此,老莊宣揚“寡欲”,重視個人生命自由。易中天的梳理,十分有意思。第四章,儒法之爭。在易中天看來,儒墨道三家的學說都是“心系天下”,而法家學說是“心系君主”。作為謀士,法家向君主提供了“橫行霸道”“兩面三刀”的主張,將儒墨道等學說全盤顛覆。法家“法治”,當然不是今天我們理解 的“法治”,法家的“法治”,其實就是一種嚴刑酷法的國家制度。這種制度很管用,也能使國家強大,但由于抽掉了“人性”,因此是不人道的制度。第五章,諸子百家爭鳴的歷史背景,闡述了士這個階層的作用和價值。第六章,講述我們今天能夠從先秦諸子百家爭鳴中繼承點什么。

作者簡介

  易中天,1947年生,1981年畢業(yè)于武漢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并留校任教,現(xiàn)任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長期從事文學、藝術、美術、心理學、人類學、歷史等多種學科和跨學科研究。著有《美學思想論稿》、《藝術教育學》、《藝術人類學》、《新譯國語讀本》、《黃與藍的交響——中西美學比較論》(與鄧曉芒合作)、《人的確證——人類學藝術原理》、《書生意氣》、“易中天隨筆體學術著作·中國文化系列”四種《閑話中國人》、《中國的男人和女人》、《讀城記》、《品人錄》、《易中天品讀漢代風云人物》、《品三國》等作品。

圖書目錄

卷首語
  第一章 實話孔子
  一 夫子何人
  二 學而優(yōu)則仕
  三 君子固窮
  四 頭號教書匠
  五 誰是好學生
  六 傷心事與玩笑話
  
  第二章 儒墨之爭
  一 儒與俠
  二 孔子的藥方
  三 墨子的藥方
  四 兩位俠士
  五 三大分歧
  六 儒墨再評價
  
  第三章 儒道之爭
  一 隱士哲學家
  二 從楊朱到老莊
  三 無為之謎
  四 道之謎
  五 老莊之別
  
  第四章 儒法之爭
  一 血染的思想
  二 謀士的哲學
  三 橫行霸道
  四 兩面三刀
  五 人性是個問題
  六 儒法再評價
  
  第五章 前因后果
  一 事出有因
  二 以人為本
  三 好大一個家
  四 命運呼叫轉移
  五 士人的崛起
  六 魅力所在
  
  第六章 繼往開來
  一 灰色的船票
  二 墨子與楊朱
  三 老子與莊子
  四 再說法家
  五 愛的呼喚
  六 正義與自強
  重讀諸子歌并注(代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