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在正處于以物質主義和民族主義為主的多元價值觀并行的狀況之中。在經濟發(fā)生巨大變化之時,若核心價值體系沒有得到及時調整,二者之間的背離就可能引發(fā)信仰危機。正如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王紹光教授所云,目前中國人的信仰危機主要有五個方面:作為國家未來的希望,年青一代思想空虛;作為制度的中堅力量,官員迷失方向,腐敗勢頭沒有得到遏制;巨大的社會轉型中,許多無助焦慮之民眾選擇宗教信仰,但由于整個社會對宗教的研究、認識和了解不足,邪教有泛濫的可能;社會失范,市場缺乏誠信,犯罪率時有上升;作為直接培養(yǎng)價值觀念的渠道的學校、媒體等也遭到了嚴重侵蝕,彌漫著過分濃厚的商業(yè)氣氛??梢哉f,核心價值觀的迷失,是中國社會面臨的最嚴重問題之一。統一的核心價值觀能夠整合社會關心,反映社會生存的需求;缺少核心價值觀,和諧社會就找不到主心骨。但是,“物質主義”和“民族主義”是否應該成為當代中國人的核心價值觀?面對道德滑坡、社會失范、缺乏信仰等問題,中國政府已經正式倡建核心價值觀。政府提出的政治文明、和諧社會、科學發(fā)展觀、八榮八恥、和諧世界、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資源節(jié)約型社會等戰(zhàn)略和政策,實際上都有整合社會價值觀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