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有終極真理嗎?
起源
世界從何而來?早期印度哲學
希伯來人、上帝與律法
為何受苦?瑣羅亞德斯教與罪惡的問題
何謂覺悟?佛教與耆那教
追尋和諧:儒家、道家與墨家
世界的要素:、早期希臘哲學
我們應該如何活著?蘇格拉底與智者
哲學家的哲學家: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
處境艱難的時代:亞里士多德之后
“發(fā)現(xiàn)”非洲與美洲之前
第二部分 信仰與理性
基督教的誕生
新柏拉圖主義、奧古斯丁與內在精神生命
朝向麥加:伊斯蘭教的興起
狀態(tài)的轉變:神秘主義與禪宗
理性與信仰:逍遙學派傳統(tǒng)
思考上帝:經院哲學
宗教和哲學的“再生”: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
新科學及其政治
誰能認識?笛卡爾與蒙田思想中懷疑的作用
事物為何發(fā)生?斯賓諾莎、萊布尼茲與牛頓
探求普世性:啟蒙運動
“拿給我看!”洛克、休謨與經驗主義
哲學與革命
亞當·斯密與商業(yè)新世界
第三部分 從現(xiàn)代性到后現(xiàn)代主義
理性的領域:康德
黑格爾與歷史
詩與哲學的戰(zhàn)爭:浪漫主義
超越黑格爾:克爾愷郭爾、費爾巴哈與馬克思
人性走向何方?穆勒、達爾文與尼采
從清教到實用主義:美國哲學
回歸基礎:弗雷格,羅素與胡塞爾
理性的限制:維特根斯坦、弗洛伊德與韋伯
過程的進展:反對分析
生命的悲劇性意義:烏納穆諾、克羅齊與海德格爾
反抗法西斯主義:實證主義與存在主義
哲學發(fā)現(xiàn)“他者”:后現(xiàn)代主義的問題
主要書目
時間表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