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年來,歷史老人仿佛將一個錯覺刻意留給后人:一提起湖廣總督,便是在說張之洞;一說起張之洞,便想到“湖廣總督”在中國近代洋務史上的特殊地位。一個人能與人一職位如此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能給一個空洞的官職填上如此充實而傳之久遠的內容,在中國兩千余年的官場史上極為罕見,足以發(fā)人深思。張之洞為晚清重臣,學界巨擘。他走科舉之路,獲朝遷重用,在京為清流言官,外放也忠君勤政,更于維護滿清統(tǒng)治之余,向往西方科技文明,開辦實業(yè)。處在一個新舊交替的時代,他以舊意識、新思想交織復雜之身,力挽狂瀾,提出著名的“中學為體,西學為有”主終年,百余年來也是常說常新。長篇歷史小說《張之洞》大氣磅礴針線綿密,勾勒出一幅晚清風云變幻、國族存亡的長卷在當代中國踏入新世紀改革的大變化之際,此書更具歷史參考價值和藝術欣賞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