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通朝野 學貫古今(序言)
一、儺歌儺戲探析
江淮儺歌“神書”
江蘇儺戲概論
二、戲曲史論
隊戲源流及在各個時代的藝術表現
論佛教對中國戲曲的影響
戲文《宦門子弟錯立身》產生于元代考
民間小戲產生的途徑與形態(tài)特征
推進與制約:民俗與戲曲之關系
戲曲服飾藝術論
明代雜劇的發(fā)展軌跡
明末清初優(yōu)伶的世界——從戲曲材料學的角度看李漁小說《曲終死節(jié)》
清代戲曲班社概論
名角在京劇改良中的作用
三、目連戲研究
目連故事與儒家倫理在社會上盛衰之關系
南音《目連救母》的道德敘事
辰河高腔目連戲第五本王桂香三世修故事為《竇娥冤》的仿作
四、戲曲劇目創(chuàng)作論
民間小戲的劇目特色
孟姜女戲劇瑣談
三種宋元戲文本事考
戲曲與賦
《竇娥寶卷》與北雜劇《竇娥冤》之比較
早期章回小說《水滸傳》中的戲曲質素
戲曲藝術對小說《西游記》創(chuàng)作的影響
論戲曲對《儒林外史》創(chuàng)作的影響
《西廂記》語言的動作性
論雕蟲館版臧懋循評改《牡丹亭》
作品的缺陷與評論的缺陷——讀湯顯祖的《牡丹亭》及其評論
論明清時事劇與時事小說
清代戲曲抄本敘錄
京劇名角所演新編劇目之研究
評田漢的《白蛇傳》
論新時期的戲曲劇本創(chuàng)作
五、學界銓衡
南戲研究的百年回顧
論民國年間的昆劇研究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