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與北京人藝》收錄的文章大多是人藝眾多老藝術家的心血之作。其中許多作者已然辭世,如田沖、梅阡、李婉芬、周瑞祥、葛崇嫻等;斯人已逝,我們只能選擇他們在周總理百年誕辰時寫的紀念文章。而健在者大多已是耄耋之年,但為了《周總理與北京人藝》的出版,寄托對周總理的一片深情,他們依舊伏案寫作,筆跡一工整地多次修改謄抄。如宗溫老師,已是八十有五,每個星期她必須要做i次透析,而且在這期間還摔壞了胳膊,但是她仍然堅韌地寫作;再如呂崽老師,以八十六歲的高齡居然學會了用電腦打字,她反復修潤文章,當幾次交來用電腑打出的文稿時,她還很抱歉地說你們千萬別笑話我,我剛學會電腦,打字慢,但我是會學好的。作為國家領導人,喜愛并支持文藝事業(yè),并不乏先例,然而像周總理這樣無微不至地關心北京人藝,從劇場建設到提高劇院藝術水平以及演職員生活等方面,給予全面關心和指導的,確實極為少見。北京人藝輝煌的發(fā)展與周恩來同志的指導和關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曾經與周總理有過多次接觸的導演、演員、工作人員,在他們那里有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要講,于是,北京人藝與中國戲劇出版社聯(lián)合編輯出版了圖文本《周總理與北京人藝》。蘇東坡有“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之詩句,感嘆人生如夢如云,易飄渺而逝。然而在北京人藝許多老一代戲劇工作者的記憶里,每當憶及他們與周總理的交往和友誼,往事則歷歷在目,仿佛如昨日;一想到周總理的音容笑貌,他們的內心總感覺是蕩漾著一股幸福的暖流,這種幸福來自于他們對周總理平易近人的品格的尊敬,來自于對國家總理人格力量的尊重與崇敬,這種因幸福而激發(fā)出的文字在他們的筆尖下流瀉,洋洋灑灑地鋪就在一篇篇稿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