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目錄
圖表1-1“收繳”的含義
圖表1-2法律方法與應用法律
圖表1-3法律方法的分類
圖表1-4刑法、民法和行政法方法的比較
圖表1-5法學的范圍
圖表2-1法律判斷的思維步驟
圖表2-2法源金字塔
圖表2-3主要國際公法文件
圖表2-4中國法源金字塔
圖表2-5規(guī)則的結構
圖表2-6法律沖突解決規(guī)則
圖表3-1基礎方法體系
圖表3-2演繹、歸納與設證的范例
圖表3-3演繹
圖表3-4硫酸案演繹
圖表3-5歸納
圖表3-6設證
圖表3-7演繹、歸納和設證的思維路徑對比
圖表3-8演繹、歸納和設證的風險度
圖表3-9類比的路徑
圖表3-10解釋學和詮釋學立場的比較
圖表4-1建構小前提的過程
圖表4-2詮釋循環(huán)
圖表4-3要查明的事實的內容“ 七何”
圖表4-4偵查觀察的內容
圖表4-5鑒定分類
圖表4-6推定與推理、擬制、無罪推定的比較
圖表4-7法律推定
圖表4-8事實推定
圖表5-1法律行為的不同含義
圖表5-2意思表示解釋的標準
圖表5-3意思表示解釋的方法
圖表5-4法律解釋與合同解釋
圖表5-5合同漏洞填補程序
圖表5-6法律、合同、遺囑解釋立場與方法的比較
圖表6-1有法律規(guī)定的情形的具體方法
圖表6-2法律文本采用的語言
圖表6-3同位階法律的效力規(guī)則
圖表6-4新的一般規(guī)定與舊的特別規(guī)定
圖表6-5異位階法律的效力規(guī)則
圖表6-6解釋方法的位階
圖表6-7“本法目的”條款
圖表7-1反向推論的條件
圖表7-2尋找和建構規(guī)范的具體方法和過程
圖表8-1原則與規(guī)則的比較
圖表8-2社會公德具體化的五步法
圖表9-1等置模式A:描述事實與規(guī)范相互關照過程
圖表9-2等置模式B:描述事實與規(guī)范拉攏過程
圖表9-3瀘州遺產繼承案演繹過程
圖表9-4法律方法的分類、適用領域和條件
導言 法律方法與法律人
l 何謂法律人
2 法律人為定紛止爭而生
3 法律方法與判斷者的價值立場
4 法律方法與法治
5 本書體系體例與使用建議
第一章 認識法律方法
1 法律方法的發(fā)生
2 法律方法及其體系
3 法律方法的功能
4 各部門法有自己的方法嗎
5 法律方法是法定的嗎
6 法律方法論
7 法律方法與“ 法學方法”
8 法律方法與法律思維
第二章 法律判斷形成的過程
1 判斷力對法律人的意義
2 處理事實和提出案件問題
3 尋找規(guī)范
4 分析事實構成
5 建構大前提
6 涵攝
7 作出結論
第三章 法律判斷形成的基礎方法
l 何謂基礎方法
2 演繹
3 歸納
4 設證
5 小結
6 類比
7 論證
8 詮釋
第四章 小前提的建構及方法
1 冤假錯案源于事實不清
2 建構小前提的過程
3 生活事實歸入法律事實的方法:解釋/詮釋方法
4 求物質性之真的方法
5 求言辭之真的方法
第五章 理解法律行為的方法
1 法律行為的事實問題與法律問題的雙重性
2 法律行為的不同含義
3 民法中的法律行為的解釋
4 合同解釋的特別問題
5 具體行政行為解釋
第六章 大前提的建構及方法(一)——有法律規(guī)定的情形
l 法律規(guī)定不明確——法律解釋
2 字義解釋
3 體系解釋
4 歷史解釋
5 解釋方法的位階關系
6 客觀目的探究
7 法律修正及方法
8 正當違背法律
第七章 大前提的建構及方法(二)——無法律規(guī)定的情形
1 何謂法律漏洞
2 法律漏洞的類型
3 有類似的規(guī)范參照——類比
4 無類似的規(guī)范參照——法律補充
5 事項列舉窮盡——反向推論
6 填補法律漏洞方法的選擇和總結
第八章 法律原則、一般條款和不確定概念的適用方法
1 法律原則
2 原則的類型
3 原則與規(guī)則比較及關系
4 原則的適用
5 原則之間的沖突及解決
6 一般條款
7 不確定概念
第九章 作出法律結論的方法
1 演繹前的等置
2 法律結論由演繹得出
3 法律方法體系大觀
4 結語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