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老百姓對秧歌有個生動的概括,那就是“鑼鼓鞭炮,紅火熱鬧,旗羅傘扇,花里胡哨”。如果把秧歌看做簡單易學的“玩意兒”那可就錯了。秧歌的形式除了在地面上舞蹈,還有把丈把高的木蹺縛在人的腿上,不僅要完成行走,還有跳躍、翻筋斗、跨越障礙等高難動作,這大概也是千百年來秧歌能夠得到百姓喜愛的魅力所在吧。有人曾說漢族是不愛歌舞的民族,可當我們真正走入民間去感受形式各樣的秧歌時,就會被它們的多彩而感動,身體里所傳達的對于歷史、文化和生命的表達又如何說睨漢族不愛歌舞呢?只是我們對它們的了解太少。由此,作者將在這本小書中通過眾多的故事和圖片帶我們走入秧歌的海洋,去重新發(fā)現和認識這一具有深厚歷史積淀的漢族歌舞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