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8年
學科之爭
題獻詞
前言
第一篇哲學學科與神學學科的爭執(zhí)
導論
各學科的一般劃分
第一章各學科的關系
第一節(jié)高等學科的概念和劃分
一、神學學科的特性
二、法學學科的特性
三、醫(yī)學學科的特性
第二節(jié)低等學科的概念和劃分
第三節(jié)高等學科與低等學科的違法爭執(zhí)
第四節(jié)高等學科與低等學科的合法爭執(zhí)
結論
第二章附錄:借助神學學科和哲學學科之間爭執(zhí)的實例來解釋各學科的爭執(zhí)
一、爭執(zhí)的內容
二、解決爭執(zhí)的哲學釋經原理
三、事關釋經原理的指責及其答復
總的附釋:論宗教教派
學科之爭的媾和與調停
附錄:關于神圣經書的實踐利用和可能存續(xù)時間的圣
經歷史學問題
附錄:論宗教中的一種純粹的神秘主義
第二篇哲學學科與法學學科的爭執(zhí)
重新提出的問題:人類是否在不斷地向著更善進步?
一、人們在這里想要知道什么?
二、人們如何能夠知道它?
三、關于人們想對未來預知的東西之概念的劃分
四、進步課題不能通過經驗來直接解決
五、然而,預卜的人類歷史卻必須與某種經驗相聯(lián)系
六、我們時代的一個證明人類道德趨勢的事件
七、預卜的人類歷史
八、論著眼于向世界福利進步的準則在公開方面的困難
九、向著更善的進步將給人類帶來什么樣的收益?
十、惟有在什么樣的秩序中才能夠期待向著更善的進步?
結束語
第三篇哲學學科與醫(yī)學學科的爭執(zhí)
論心靈通過純然的決心來控制其病感的力量
致宮廷顧問胡弗蘭德教授先生的一封回信
論人的心靈通過純然的堅定決心來控制其病感的力量
養(yǎng)生學的原理
一、論憂郁癥
二、論睡眠
三、論飲食
四、論出自思維不是時候的病感
五、論在呼吸時通過決心來清除和預防病感
六、論這種緊閉雙唇呼吸的習慣的結果
結束語
后記
實用人類學/李秋零譯
前言
第一部分人類學的教學法
--論既認識人的內心又認識其外表的方式
第一卷論認識能力
論對自己的意識
論自我主義
附釋:關于自我主義語言的格式
論對自己表象的自主意識
論對自己的觀察
論我們沒有意識到就擁有的表象
論對自己表象的意識中的清晰和不清晰
論與知性相反的感性
為感性辯護
針對第一條控告為感性辯護
針對第二條控告為感性辯護
針對第三條控告為感性辯護
論一般認識能力方面的能
論用感官幻相所做的人為游戲
論所允許的道德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