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第一章 國土與人民
第一節(jié) 自然地理
一 地理位置
二 行政區(qū)劃和主要城市
三 地質和地形
四 氣候
第二節(jié) 自然資源
一 礦產
二 可再生能源資源
三 植被
第三節(jié) 居民與宗教
一 人口和民族
二 語言文字
三 宗教
第四節(jié) 民俗與節(jié)日
一 民俗
二 主要節(jié)日
第二章 歷 史
第一節(jié) 上古簡史
一 史前時期(公元前1000年以前)
二 腓尼基人(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218年)
三 羅馬人統(tǒng)治下的馬耳他(公元前218年~公元5世紀)
第二節(jié) 中世紀初期和中期簡史
一 中世紀初期(公元5~10世紀)
二 中世紀中期(公元10~15世紀)
第三節(jié) 中世紀晚期簡史
一 圣約翰騎士團的征服(1530~1565年)
二 馬耳他之圍(1565年)
三 圣約翰騎士團的統(tǒng)治(1565~1792年)
四 圣約翰騎士團的衰落(1792~1798年)
第四節(jié) 英國殖民地中的馬耳他
一 英國的占領(1800~1815年)
二 英國的統(tǒng)治(1815—1940年)
三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馬耳他(1939—1945年)
第五節(jié) 走向獨立與共和
一 民族自治(1945~1963年)
二 走向獨立(1963~1964年)
三 走向共和(1964~1974年)
第六節(jié) 馬耳他共和國簡史
一 工黨執(zhí)政時期(1974-1987年)
二 國民黨執(zhí)政時期(1987-1996年)
三 工黨第二次執(zhí)政時期(1996-1998年)
四 國民黨第二次執(zhí)政時期(1998年~ )
第三章 政 治
第一節(jié) 憲法、國體和政體的演變
一 英國統(tǒng)治初期的憲法、國體和政體
二 走向自治的憲法、國體和政體
三 走向獨立的憲法、國體和政體
四 共和國憲法、國體和政體
第二節(jié) 行政
一 總統(tǒng)
二 總理和中央政府
三 內閣的職能部門
四 國家統(tǒng)計局
五 就業(yè)委員會和審計長
六 地方政府
七 文官
第三節(jié) 立法
一 議會的組成
二 議會的選舉
三 議會的組織
四 議會的職能
五 議會的議事規(guī)則和程序
第四節(jié) 司法
一 法律體系
二 司法機構
第五節(jié) 政黨與社會團體
一 政黨
二 主要社會團體
第六節(jié) 重要人物
一 總督
二 歷任總統(tǒng)
三 歷任總理
四 歷任議會議長
五 重要政治人物簡介
第四章 經 濟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 經濟發(fā)展簡史
二 經濟現狀和發(fā)展水平
三 加入歐盟后經濟領域的利弊
四 與經濟有關的機構和組織
第二節(jié) 農、牧、漁和水果業(yè)
一 概況
二 農業(yè)
三 畜牧業(yè)和漁業(yè)
四 水果業(yè)和釀酒業(yè)
五 農產品進出口
六 加入歐盟對農產品的影響
第三節(jié) 工業(yè)
一 概況
二 加工制造業(yè)
三 造船和修船業(yè)
四 IT產業(yè)
五 紡織業(yè)
六 建筑業(yè)
七 家具制造業(yè)
八 采石業(yè)和能源
第四節(jié) 旅游業(yè)
一 概況
二 旅游業(yè)發(fā)展的原因
三 風景名勝
第五節(jié) 手工業(yè)
一 概況
二 手工藝市場的培育
三 手工業(yè)主要門類
第六節(jié) 交通運輸
一 海上運輸業(yè)
二 航空運輸業(yè)
三 公路運輸業(yè)
第七節(jié) 商業(yè)與服務業(yè)
一 概況
二 商業(yè)
三 郵電和通訊業(yè)
四 旅館和餐飲業(yè)
第八節(jié) 財政與金融
一 財政
二 金融
第九節(jié) 稅收制度
一 概況
二 稅收制度
三 稅收優(yōu)惠政策
四 避免雙重征稅的條約
第十節(jié) 對外經濟關系
一 概況
二 對外經濟貿易政策
三 相關機構
四 馬耳他吸引外資的優(yōu)惠政策
第五章 社會與國民生活
第一節(jié) 就業(yè)、失業(yè)和非就業(yè)人口結構
一 就業(yè)結構
二 失業(yè)結構
三 非就業(yè)人口結構
第二節(jié) 城市的保護
一 當代城市保護制度的建立
二 城市保護的管理體制
三 城市保護——對歷史文物的鑒定和分類
四 城市保護的法規(guī)、政策、策略和措施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jié) 社會保障
一 當代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
二 當代社會保障的管理體制
三 當代社會保障的主要內容
四 當代社會保障制度的作用和問題
第四節(jié) 國民生活
一 收入
二 消費和價格
三 住房
四 生活方式
五 在國際排名中居最幸福國家的首位
第六章 教育、科技、文藝、新聞出版、衛(wèi)生和體育
第一節(jié) 教育
一 概況
二 教育體系
三 主要高等院校
第二節(jié) 科學技術
一 概況
二 科研政策
三 主要科技機構
第三節(jié) 文化藝術
一 建筑藝術
二 文學與音樂
三 繪畫與雕刻
四 電影1
五 文化設施和機構
第四節(jié) 新聞出版
一 報紙和雜志
二 廣播和電視
三 主管新聞的機構
第五節(jié) 衛(wèi)生和體育
一 衛(wèi)生事業(yè)和健康服務
二 體育
第七章 外交與防務
第一節(jié) 外交方針和政策
一 外交方針和目標
二 對重大國際問題的政策
三 參加的國際組織
第二節(jié) 與西歐和東歐的關系
一 與歐盟的關系
二 與一些西歐國家的關系
三 與一些東歐國家的關系
第三節(jié) 同周邊國家的關系
一 與突尼斯的關系
二 與利比亞的關系
三 與土耳其的關系
第四節(jié) 與美國和俄羅斯的關系
一 與美國的關系
二 與俄羅斯的關系
第五節(jié) 與其他國家的關系
一 與澳大利亞的關系
二 與印度的關系
三 與日本的關系
四 與烏克蘭的關系
第六節(jié) 防務
一 建軍史
二 防務政策
三 防務體制
四 對外軍事關系
第八章 馬耳他與中國的關系
第一節(jié) 馬耳他與中國建交
一 馬耳他對華的方針
二 馬耳他與中國建交
三 馬耳他總理首次訪華
第二節(jié) 馬耳他與中國的政治關系
一 馬耳他與中國的政治交往
二 馬耳他和中國的主要雙邊協定、協議和換文
第三節(jié) 馬耳他與中國的貿易和經濟技術合作
一 馬中雙邊貿易關系
二 馬耳他與中國的經濟技術合作
三 中國一馬耳他經貿混合委員會
第四節(jié) 馬耳他與中國的文化、教育、中醫(yī)等領域的合作和交流
一 馬耳他與中國的文化教育合作
二 馬耳他與中國在中醫(yī)等領域的合作
三 馬耳他與中國的軍事交流
附 錄 馬耳他各地方市政委員會的標志
主要參考文獻
一 中文參考文獻
二 外文參考文獻
三 參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