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上編契約史研究
第一章中國古代契約的萌芽
第二章中國古代契約發(fā)展的四個階段
第三章中國古代契約形式的源和流
第四章中國古代契文程序的完善過程
第五章從土地契約形式的演變看我國封建土地所有制
第六章論中國封建社會土地所有權的法律觀念
第七章中國契約資料的蘊藏及其史料價值
第八章香港新見吐魯番契券的一些問題
第九章新見鴿子洞元代契約識讀
第十章民國時期契約注釋舉例
下編買地券研究
第十一章買地券文廣例
第十二章買地券用名的歷史考察
第十三章從買地券辨?zhèn)握f到《鐘仲游妻券》的真與假
第十四章為宋馬隱與元馮道真兩買地券辨“非”
第十五章南朝宋苘謙“一室三券”研究
第十六章《百濟國斯麻王買地券》釋例
第十七章為日本學者仁井田陛所用五件買地券獻疑
第十八章關于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及外間著錄九件買地券的疑偽問題
附錄
附一:(日)初山明《刻齒簡牘初探--漢簡形態(tài)論引緒》(張海青譯)
附二:呂振羽遺著《中世紀和近代土地契約形式及土地所有權性質問題
--讀張傳璽同志(從契約形式的演變看我國封建土地所有制)》
附三:《中國歷代契約會編考釋》評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