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文集本來的標準是《跨越不同的世界》,意為其中所收的文章出入中西哲學兩個領域。其實,從十九世紀下半葉開始,中國的讀書人就不得不跨越兩個不同的世界,面對兩種不同的文化。從十九世紀末抱著一部洋裝書芽芽學(外)語的“老新黨”,到二十世紀末“漢話胡說”的“后學小生”,無不如此。本書內容涵蓋了諸多現(xiàn)代哲學研究中的熱點問題,比如重寫中國哲學史、現(xiàn)代中國的理性主義、海德格爾哲學的起源問題、黑格爾和他的《歷史哲學》、我國的人文精神等等。從中國哲學的自主和自覺到西方哲學對現(xiàn)代中國哲學研究的影響,從孔子的《論語》到朱熹的釋義學,作者以其作為一個哲人特有的敏銳和深厚的學養(yǎng),不僅為我們細致梳理了哲學與政治、文化、教育、藝術等領域的關系,也為我們呈現(xiàn)出了一個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