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中國哲學反思與境界

反思與境界

反思與境界

定 價:¥65.00

作 者: 胡軍 主編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中國近代哲學/當代哲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1139578 出版時間: 2008-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50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2005年11月5-7日由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市哲學會、國際儒聯(lián)、南陽市政府和馮友蘭研究會等單位聯(lián)合舉辦的“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10周年暨馮友蘭學術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大學召開。馮友蘭先生去世后至2005年其間共召開過規(guī)模較大的六次學術研討會。第六屆研討會應該說是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來自國內各高校、研究機構和香港、臺灣地區(qū)及美國、韓國、日本等近200余位學者出席了此次大會。北京大學老校長、原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丁石孫,著名作家宗璞,馮友蘭家鄉(xiāng)河南省南陽市的代表等參加了會議開幕式?!斗此寂c境界》收錄了這次研討會上的經典論文。

作者簡介

暫缺《反思與境界》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一 馮學與中國文化
 “圣賢之后”的人生追尋——《新世訓》的倫理學意義與功能
 論馮友蘭晚年的政治意識
 馮友蘭文化觀解讀
 《新事論》的民族文化情結
 心誠則靈:三論中國學者的中國氣派——馮友蘭先生在西南聯(lián)大校務活動考略
 新時期馮友蘭先生的元哲學觀初探
 馮友蘭先生是當代貴和哲學的一面旗幟
 論馮友蘭清代學術史觀
 中國哲學的魅力——讀三聯(lián)書店版馮友蘭先生“貞元六書”
 經學時代下的清代學術觀——讀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札記
 “馮友蘭哲學”與“張東蓀哲學”
 馮友蘭哲學史著作中的美學思想述評
二 馮學的治學方法
 馮友蘭唯物史觀哲學方法論述評
 馮友蘭與中國哲學的言道方式
 接著芝生師的“舊邦新命”繼續(xù)講——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10周年
 當代哲學家的方法論反省——六種當代中國哲學創(chuàng)造轉化代表性型態(tài)的分析
 試析馮友蘭之“辨名析理”
 馮友蘭的治學精神與“百家爭鳴”——評1957年中國哲學史討論
 《新世訓》與道家哲學
 “我的書怎么是無所謂呢?”
 建筑增加“不能算是學校對于社會之成績”
三 馮學與哲學的現(xiàn)代化
 “天人合一”與對稱哲學——從馮友蘭中西哲學觀看中國哲學的發(fā)展方向
 中國傳統(tǒng)道德觀念的理性化詮釋——論馮友蘭先生《新世訓》的現(xiàn)代價值
 試論馮友蘭新理學對舊理學的超越
 關于中哲史之“合法性”與“危機”問題——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一百一十周年
 中國哲學精神的詮釋與重建——從哲學史的角度看《新原道》的理論價值與內在限制
 馮友蘭與新實在論:在思維中重建經驗
 “以哲學代宗教”:馮友蘭的宗教觀
 試析中國哲學的“新統(tǒng)”
 馮友蘭“天地境界說”與馬斯洛“自我實現(xiàn)論”比較研究
 可說的與不可說的——馮友蘭與維特根斯坦美學的一種比較研究
 宗教、科學和思維
 中國哲學的第三次大綜合
 論馮友蘭的晚期道家觀
 對胡適和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內容解讀的比較研究
四 馮學的境界論
 馮友蘭境界說的方法論評析
 天地境界和高峰體驗的比較和會通
 尋求你的虛曠的世界——天地境界與瓦爾登湖
 馮友蘭的天地境界說——兼論王國維的藝術境界
 通天地與任自然——天地境界與自然境界中的和道德行為之比較
五 《馮學通訊》摘錄
 口述歷史同樣需要嚴謹和規(guī)范——從何兆武先生《上學記》中所引的兩句詩說起
 給古人少許公平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