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環(huán)境科學、安全科學災害及其防治防災減災與應急技術

防災減災與應急技術

防災減災與應急技術

定 價:¥32.00

作 者: 李引擎、王清勤、等
出版社: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城鄉(xiāng)建設科普叢書
標 簽: 災害及其防治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2101481 出版時間: 2008-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5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防災減災與應急技術》采用較為通俗的語言,系統(tǒng)闡述了地震、火災、地質災害、風災、洪災和生物災害的概念和我國防災減災的現(xiàn)狀,介紹了一些常用的避難、救助方法,讀者能夠通過《防災減災與應急技術》汲取一些防災減災的基本應急常識,在突發(fā)事件中,正確、合理、迅速地逃生,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事故所造成的損失。我國在防災減災科技應用與建設方面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包括防災減災科技發(fā)展緩慢、防災減災科技人才匱乏和科普宣教力度不夠等,嚴重制約了我國災害抵御能力的提高。欲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將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作為防災減災總的指導思想,把防災減災納入到經濟和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環(huán)節(jié)中,而這些需要全社會的廣泛參與。作為一名普通公民,我們能夠做到的就是提高自身素養(yǎng),加強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意識,掌握重大災害的基本防治技術,了解災難到來時的正確應對措施。出于此目的,編者特編撰此書以饗讀者。

作者簡介

  李引擎,高級工程師,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所長、研究員。自1987年起一直從事建筑防火研究工作至今,共編寫專著5本,公開發(fā)表論文過百篇。率先在我國開展屬于國際前沿科學的性能化防火設計研究,并主持多項攻關課題,多次獲得國家、部、院級獎項,其中1996年獲建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2005年獲華夏建設科技進步二等獎;2006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并獲國務院特殊政府津貼獎勵?,F(xiàn)兼任國家建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建筑學會理事、中國建筑學會建筑防火綜合技術分會秘書長、中國消防協(xié)會常務理事、北京消防協(xié)會“城市規(guī)劃與建筑防火專業(yè)委員會”主任、中國城市規(guī)劃學會安全與防災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等社會學術職務。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篇 地震篇
 1 了解地震
 1.1 地震是怎么回事
  1.2 地震淺談
  1.3 地震的分布
 2 建筑地震災害
 2.1 地震對建筑的破壞
2.2 建筑地震災害等級劃分標準與破壞形態(tài)
2.3 我國的建筑地震災害
3 防震減災
 3.1 地震前兆和地震預報
3.2 建造能抗震的建筑
3.3 地震應急與抗震防災規(guī)劃
 4 科學避震與救助
 4.1 防患于未然——地震發(fā)生前作什么防備
  4.2 冷靜應對——地震發(fā)生時如何避震
 4.3 頑強求生——遭遇特殊危險時的自救
  4.4 齊心協(xié)力,拯救生命——互幫互救減少傷亡
 4.5 震后生活和恢復重建
第2篇 火災篇
 1 揭開火災的秘密
  1.1 火的使用與火災
  1.2 火災的基本知識
 1.3 建筑火災的預防與控制
 2 火災探測與聯(lián)動
 3 火場逃生與救援
 3.1 科學逃生
  3.2 火場急救及外部救援
 3.3 一些錯誤的逃生現(xiàn)象
 4 火災撲救
 4.1 火災初期的主要滅火工具——滅火器
  4.2 固定消防滅火系統(tǒng)
 4.3 建筑火災撲救舉例
第3篇 地質災害篇
 1 走近地質災害
 1.1 地殼與地質作用
  1.2 地質災害的分類及其成災特點 
 1.3 我國地質災害的主要特點及其基 本屬性
  1.4 崩塌產生的條件和原因
 1.5 滑坡形態(tài)特征和產生的條件
  1.6 泥石流形成條件、特征和工程分類
 1.7 地面塌陷形成的條件和形態(tài)
  1.8 地面沉降形成的條件
 1.9 地裂縫形成的條件
 2 地質災害的防治
 2.1 地質災害的防治途徑與防治原則
  2.2 防治地質災害的基本方法
 2.3 崩塌(危巖)災害的防治措施
  2.4 滑坡災害的防治措施
 2.5 泥石流災害的防治措施
  2.6 巖溶塌陷災害的防治措施
 2.7 地面沉降災害的防治措施與監(jiān)測
  2.8 地裂縫災害的防治措施與監(jiān)測
第4篇 風災篇
 1 風氣候與風災害
 1.1 風的氣候與特性
  1.2 風災害的種類及特點
 2 抗風減災技術
 2.1 抗風減災(風工程)研究的方法
  2.2 城市建筑及構筑物的抗風減災
 2.3 城市風環(huán)境及風致振動的舒適性
  2.4 村鎮(zhèn)民居的抗風減災
 3 防風減災及應急反應
 3.1 風災的預報及預警
  3.2 政府風災應急體系
 3.3 財產保險及重建
  3.4 居民風災應急小常識
第5篇 洪災篇
 1 洪水災害基本知識
 1.1 洪水和洪災
  1.2 洪水的形成、分類和成災的原因
 1.3 洪水災害
  1.4 防洪減災基本策略
 2 城鄉(xiāng)建筑的洪災防御技術
 2.1 洪水對建筑物的作用與破壞機制
  2.2 建筑抗洪減災技術措施概述
 3 洪水災害緊急救援措施
 3.1 抗洪搶險、救援組織構成
  3.2 搶險救援計劃
 3.3 減少洪災損失的其他措施
 4 科學避洪與自救
 4.1 洪水來臨前我們能做什么
  4.2 洪水爆發(fā)時如何自救
 4.3 洪災期間的衛(wèi)生保障
  4.4 洪災期間疾病防治措施
第6篇 生物災害篇
 1 了解生物災害
 1.1 生物災害就在我們身邊
  1.2 生物災害給人類造成了巨大損失
 1.3 常見的生物污染種類
 2 生物污染的傳播途徑
 2.1 經空氣傳播
  2.2 經水體傳播
 2.3 經食物傳播
  2.4 接觸傳播
 2.5 經媒介節(jié)肢動物傳播
  2.6 經土壤傳播
 2.7 垂直傳播
 2.8 醫(yī)源性傳播
  2.9 生物實驗室傳播
  2.10 生物武器傳播
 3 防止生物災害的對策
 3.1 進行計劃免疫和預防接種
  3.2 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遠離疾病侵擾
 3.3 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營造健康的生活環(huán)境
  3.4 應用優(yōu)化設計技術,打造健康居住環(huán)境
 3.5 合理選用生物污染控制設備和材料
  3.6 杜絕生物污染通過通風空調系統(tǒng)傳播
 3.7 杜絕生物污染通過給排水系統(tǒng)傳播
  3.8 應對生物恐怖襲擊的救援策略
 4 管理體系、防治機構及生物安全實驗室
 4.1 我國防治生物污染的立法情況
  4.2 生物污染管理體系
  4.3 生物污染防治機構
  4.4 生物安全實驗室
后記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