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與罰》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窮困潦倒時倉促完成的作品,也正是俄國剛剛廢除農奴制后不久,失敗的空想社會主義仍在俄羅斯上空自由蕩漾的時期?! 蹲锱c罰》最迷惑人的線索是一樁謀殺案,它阻礙了所有人的是非判斷,甚至連羅加本人(罪犯)也痛苦得無法自拔。因為他同時占有了最崇高與最邪惡的兩個極端,幾乎沒有任何人能夠或愿意理解他發(fā)自善意的作案動機———拯求苦難的現實,這正是導致他自始至終處于孤立與自卑的重要原因。羅加實際上要實現的是類似于中國古代民間流傳很廣的“劫富濟貧”的理想。但是,中國的法律體系直到二十世紀之前仍不健全,它僅僅作為統(tǒng)治階級權力和威嚴的象征,百姓只能被迫采取這樣一種值得同情但很幼稚的反抗手段。所以波爾菲里盡管理解羅加的善意,卻十瞧不起他的做法。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他并不能直面宗教的壓力以及道義上的遣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