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遼金契丹女真史學界與民族語文學界彼此十分隔膜:一方面,遼金史研究者大都不能掌握利用契丹、女真文字資料;別一方面,民族語文學家又未能向歷史學家充分展示這些資料在歷史研究方面的價值。以至于有不少歷史學家存在一種誤解。認為民族語文資料對于遼金契丹史研究并沒有什么太大的用處。其實,就契丹大小字石刻對字史、契丹研究的潛在價值而言,如果能夠對它們加以充分發(fā)掘和利用,其重要性將不亞于突厥語史、蒙古語文之于蒙元史。本書收錄了劉浦江先生于遼金契丹女真史研究方面的17篇論文,記錄了其近十年來的學術軌跡,體現(xiàn)了其著力于新材料與新問題的研究取向,為其于遼金史研究領域所取得的學術成果的一次集中呈現(xiàn)。對遼金契丹女真史研究有重要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