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ST7控制器簡介1
1.1 ST7結構方框圖1
1.2 ST7功能概述3
1.3 ST7產品系列4
1.4 ST7LITE39引腳圖和引腳功能說明10
1.4.1 ST7LITE39引腳圖(如圖1.4所示)10
1.4.2 ST7LITE39方塊圖(如圖1.5所示)11
1.4.3 ST7LITE39各引腳說明(如表1.4所列)11
第2章 Cosmic ST7 C語言的基礎和特點13
2.1 C文件14
2.1.1 文件中的行14
2.1.2 文件中的注釋15
2.1.3 文件中的三字母代替ASCII碼15
2.1.4 符號表示15
2.1.5 標識符15
2.1.6 關鍵字15
2.1.7 常數(shù)16
2.1.8 操作符和標點16
2.2 聲明16
2.2.1 整型17
2.2.2 位型17
2.2.3 實型17
2.2.4 指針18
2.2.5 陣列18
2.2.6 結構19
2.2.7 聯(lián)合20
2.2.8 枚舉21
2.2.9 變址數(shù)21
2.2.10 函數(shù)22
2.2.11 存儲類22
2.2.12 類型定義23
2.2.13 變量的范圍23
2.2.14 絕對地址24
2.3 表達式24
2.3.1 變量24
2.3.2 常量24
2.3.3 字符26
2.3.4 sizeof的用法27
2.3.5 運算符號27
2.3.6 優(yōu)先級31
2.3.7 語句34
2.3.8 預處理42
第3章 ST7 Visual Develop(STVD7)的使用48
3.1 創(chuàng)建項目49
3.1.1 創(chuàng)建工作區(qū)(workspace)49
3.1.2 創(chuàng)建項目50
3.1.3 添加源文件51
3.1.4 添加其他的文件夾51
3.2 編譯項目53
3.2.1 指定ST7目標處理器53
3.2.2 確認編譯器選項54
3.2.3 定制C語言編譯器選項55
3.2.4定制鏈接器選項57
3.2.5 對指定文件改變編譯設置58
3.2.6 編譯應用程序58
3.3 調試59
3.3.1 調試程序59
3.3.2 運行和停止程序61
3.3.3 單步調試程序62
3.4 斷點63
3.4.1 設置普通斷點63
3.4.2 設置帶計數(shù)器的斷點64
3.4.3 設置帶條件的斷點64
3.5 查看運行結果65
3.5.1 查看調用堆棧66
3.5.2 查看并改變局部變量67
3.5.3 用Watch, QuickWatch和 Memory查看變量68
3.6 執(zhí)行內存映射71
3.7 高級仿真功能(使用EMU3仿真器)72
3.7.1 查看程序執(zhí)行歷史73
3.7.2 使用動態(tài)讀寫74
3.7.3 設置高級斷點76
3.7.4 運行性能分析80
第4章 ST7實驗板介紹83
4.1 REva母板的布局84
4.2 電源區(qū)(REva v1.x)85
4.2.1 電源區(qū)的視圖85
4.2.2 電源配置85
4.2.3 特點85
4.2.4 局限86
4.3 電源區(qū)(REva V2.x)87
4.3.1 電源區(qū)的視圖87
4.3.2 電源配置87
4.3.3 特征88
4.3.4 局限88
4.3.5 子板連接區(qū)88
4.3.6 特點88
4.3.7 插拔次數(shù)89
4.4 ISP/ISD(在線編程/調試)連接區(qū)89
4.5 復位區(qū)域89
4.5.1 特點89
4.5.2 局限89
4.6 數(shù)字輸出區(qū)89
4.6.1 特點90
4.6.2 局限90
4.7 數(shù)據(jù)輸入區(qū)90
4.7.1 特點90
4.7.2 局限90
4.8 模擬區(qū)90
4.8.1 特點91
4.8.2 局限91
4.9 通信區(qū)91
4.9.1 視圖91
4.9.2 特點91
4.9.3 I2C92
4.9.4 串口通信92
4.9.5 局限93
4.10 輔助串口/CAN區(qū)93
4.11 輔助接口區(qū)93
4.12 REva母板的電路原理圖93
4.13 實驗板的子板96
4.13.1 ST7LITE3子板的特征96
4.13.2 ST7LITE3子板的規(guī)格96
4.13.3 ST7LITE3連接的詳細列表(按照REva的特征)98
4.13.4 ST7LITE3連接的詳細列表(按照I/O口)99
4.13.5 ST7LITE3子板的電路原理圖99
4.14 實驗板編譯工具的連接和使用101
第5章 ST7基礎應用103
5.1 模數(shù)轉換器(ADC)103
5.1.1 功能說明103
5.1.2 模數(shù)轉換器及其寄存器104
5.1.3 程序中所用到的主要函數(shù)說明107
5.1.4 程序調試109
5.1.5 程序清單112
5.2 EEPROM的讀寫115
5.2.1 功能說明115
5.2.2 EEPROM的讀寫流程及其寄存器115
5.2.3 程序中所用到的主要函數(shù)說明117
5.2.4 程序調試119
5.2.5 程序清單122
5.3 I/O口的操作125
5.3.1 功能說明125
5.3.2 I/O口及其寄存器125
5.3.3 程序中所用到的主要函數(shù)說明127
5.3.4 程序調試130
5.3.5 程序清單133
5.4 定時器(TIMER)138
5.4.1 功能說明138
5.4.2 定時器及其寄存器138
5.4.3 程序中所用到的主要函數(shù)說明143
5.4.4 程序調試145
5.4.5 程序清單149
5.5 中斷控制器(ITC)155
5.5.1 功能說明155
5.5.2 中斷控制器及其寄存器156
5.5.3 程序中所用到的主要函數(shù)說明159
5.5.4 程序調試160
5.5.5 程序清單163
5.6 串行外圍接口(SPI)168
5.6.1 功能說明168
5.6.2 串行外圍接口及其寄存器168
5.6.3 程序中所用到的主要函數(shù)說明173
5.6.4 程序清單177
第6章 基于ST7LITE的音頻播放器191
6.1 音頻播放器評估板綜述191
6.2 音頻播放器的評估板概念193
6.3 音頻重現(xiàn)流程194
6.4 濾波器設計197
6.5 WAV文件轉換過程197
6.6 程序中所用到的主要函數(shù)說明198
6.7 評估板的電路圖199
6.8 程序清單202
第7章 基于ST7263的USB鼠標217
7.1 鼠標的基礎217
7.1.1 光電機械部分描述217
7.1.2 光敏晶體管探測器218
7.1.3 位移方向探測218
7.2 ST7263微控制器介紹219
7.3 硬件實現(xiàn)219
7.4 軟件實現(xiàn)221
7.4.1 設備枚舉與配置221
7.4.2 USB鼠標描述符221
7.4.3 數(shù)據(jù)傳送226
7.5 電源管理229
7.5.1 USB暫停模式的實現(xiàn)229
7.5.2 遠程啟動模式232
7.6 程序結構233
7.6.1 固件層233
7.6.2 鼠標操作程序234
7.7 程序清單237
第8章 低成本自同步的永磁交流(PMAC)電機267
8.1 工作原理267
8.2 PMAC電機控制基礎269
8.3 在ST7LITE35微處理器上面實現(xiàn)270
8.3.1 ST7LITE3x的PWM模式12位自動重載定時器(ART)270
8.3.2 測量轉子速度的定時器272
8.3.3 測量霍爾傳感器周期的定時器配置273
8.4 原理圖275
8.5 參數(shù)設置277
8.5.1 相位同步和相位角優(yōu)化277
8.5.2 啟動相位參數(shù)278
8.6 使用基于ST7LITE35的PMAC電機控制系統(tǒng)281
8.6.1 硬件連接281
8.6.2 開發(fā)工具281
8.7 程序中所用到的主要函數(shù)說明283
8.8 運行PMAC電機的程序設置及相關測量值286
8.8.1 運行PMAC電機的程序設置286
8.8.2 確定相位角及優(yōu)化起始參數(shù)286
8.8.3 相關測量值287
8.9 程序清單288
參考文獻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