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洱春秋》由白族作家楊年華歷經多年創(chuàng)作而成,約30余萬字。全書具有三個非常顯著的特點:首先,該書是反映云南本土文化的重大歷史題材小說,以宋朝大理國開國皇帝段思平從出生到登基為主線。大理國是云南歷史上最輝煌的篇章之一,建國于公元937年,1253年為元蒙古軍所滅,歷時316年。關于大理國,民間野史及民族民間口承文學有諸多承傳,歷代封建統治者所修的史料則少有涉獵,在《宋史》卷四八八《外國四·大理傳》中記載有316年歷史的大理國僅用了604個字,平均每年不到兩個字。作為彪炳歷史的段思平及其所開創(chuàng)的大理國是值得文化界挖掘的重大歷史題材,而《蒼洱春秋》剛好填補了這一空白。其次,該書反映了多姿多彩的云南少數民族文化,頌揚了民族團結的主旋律。書中涉及大理、香格里拉、麗江、昆明、景洪、楚雄、拉薩,乃至緬甸、越南等地及沿線各少數民族,作者用大量的事實再現了這些民族互相幫助,共同發(fā)展強盛的光榮傳統,用優(yōu)美的語言展示了這些民族絢麗多姿的民族風情。是讀者了解、認識云南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