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曾于1959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印行。新證云者,取別于舊注家之方式,所引用之材料,為居延、敦煌兩木簡,漢銅器、漆器、陶器以及封泥、漢印、貨幣、石刻各種。其體例有時仿裴注,系證聞式,旁搜遠紹,故不偏重于音義。嗣后于1958年9月,又成史記新證二卷。至1959年1月,西大歷史系接受中華書局標點漢書之囑托,我亦參加工作,因此又將全部漢書,泛覽一過,歷四個月之久竣事,溫故知新,簽記偶得,于是始有撰寫續(xù)證之計劃。殆暑期休假,隨讀隨記,經時半歲,又成續(xù)證二卷。思及新續(xù)二證,各自為書,容有未善。乃于1960年10月,合前后兩編,再加訂補,匯為一書,即今本也。 《漢書新證》系陳直先生著作集《摹廬叢著》之一種,是《史記新證》的姊妹篇,也是奠定陳先生學術地位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漢書》歷代研習者甚眾,為之做過注解的不下數百家,在這一領域已少有剩義,要取得突破非常不易。陳先生另辟蹊徑,廣泛運用出土資料,如居延敦煌簡牘、碑刻、漢銅器、漆器、陶器以及封泥、璽印、貨幣等。全書的考訂條目達兩千多條,其中百分之八十取證于出土資料。新材料的運用使許多千古聚訟的問題得有定讞,為秦漢史研究開辟了一條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