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文物考古草原考古學文化研究

草原考古學文化研究

草原考古學文化研究

定 價:¥80.00

作 者: 塔拉
出版社: 內蒙古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草原文化研究叢書
標 簽: 民族文物考古

ISBN: 9787531164999 出版時間: 2007-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0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草原文化的民族形式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在不斷融匯現(xiàn)代文明的過程中,使自身得到延伸、升華,實現(xiàn)了文化功能的提升,展現(xiàn)了草原文化作為現(xiàn)代文明重要載體的時代風貌。以草原上千百年來盛行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那達慕來說,已經(jīng)被賦予了時代內涵,它所要展示和表達的已經(jīng)不單是草原人們的娛樂競技,而是增強了文化與生產(chǎn)、商貿、旅游等經(jīng)濟生活的聯(lián)系,極大地豐富了民族團結進步的內涵,實現(xiàn)了草原文化與現(xiàn)實生活的對接,更加凸顯了民族、地域特有的文化。在現(xiàn)實生活中,草原文化中的節(jié)慶、旅游、祭祀、娛樂、餐飲、醫(yī)藥、服飾、工藝、歌舞、文學藝術等都在實現(xiàn)與現(xiàn)代文明之間雙向互需的有機結合。草原文化以特有的方式吸納現(xiàn)代文明的成果,實現(xiàn)發(fā)掘、更新、重構以增強自我發(fā)展的能力;現(xiàn)代文明也在與草原文化的結合中獲得新的實現(xiàn)領域和形式。

作者簡介

暫缺《草原考古學文化研究》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草原考古學文化的萌芽期——“人猿相揖別”的舊石器時代
第一節(jié) 大窯文化
第二節(jié) 河套人及薩拉烏蘇文化
第三節(jié) 金斯太洞穴遺址
第四節(jié) 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期的考古學文化
第二章 草原考古學文化的形成時期——與堯舜為鄰的新石器時代
第一節(jié) 內蒙古黃河流域不同階段的考古學文化
第二節(jié) 內蒙古西遼河流域諸考古學文化
第三節(jié) 原始祭祀與禮儀文明制度的形成
第四節(jié) “龍的故鄉(xiāng)”——玉器在當時社會的功用
第三章 草原考古學文化的發(fā)展時期——與鐘鳴鼎食異趣的青銅時代
第一節(jié) 內蒙古中南部青銅時代考古學諸文化
第二節(jié) 內蒙古遼河流域青銅時代考古學諸文化
第四章 草原考古學文化的初步繁榮時期——“隨水草而遷徙”的春秋兩漢時代
第一節(jié) 匈奴與相關考古學文化的探索
第二節(jié) 東胡考古學文化
第五章 草原考古學文化的鼎盛時期——“逐鹿中原”的草原帝國時代
第一節(jié) 鮮卑考古學文化研究
第二節(jié) 突厥考古學文化研究
第三節(jié) 契丹考古學文化研究
第四節(jié) 蒙元考古學文化研究
圖片來源
后記
總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