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是明朝醫(yī)學家李時珍近30年的心血結晶。李時珍(1518—1592),字東璧,號瀕湖老人,明代醫(yī)學家。湖北蘄春人。14歲中秀才,后三次應試不第,遂隨父學醫(yī)。曾精研古籍醫(yī)典,并親自上山采藥,收集民間驗方,并有感于歷代本草謬說過多,遂參考文獻800余種,結合實踐,歷時27年,撰成《本草綱目》52卷。全書共有190多萬字,記載了1892種藥物,其中374種是李時珍新增加的藥物。繪圖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個藥方,是幾千年來中國藥物學的總結。 本書不僅是一部藥物學著作,還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書中涉及的內容極為廣泛,在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采礦乃至于史學方面都有較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