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人們普遍認為讀詩可以“怡情養(yǎng)性”,家家大門上的門聯也多愛用“詩書傳家久,忠厚繼世長”這一類的聯語。顯見以往讀詩誦詞的被尊重,而且是蔚為風氣的。近代人則生活繁忙,業(yè)余娛樂活動又多,“詩”在人們的生活中,似已漸漸失去它原有的地位了。雖是如此,但當我們成天與聲、電、化、工為伍,在為賬務、公牘、計算機、機械攪得昏頭的今日,偶然接觸到一首舊日的好詩,仍不免使你有一種新鮮驚喜之感,仿佛一時又遠離塵囂,重回到風光明媚、溫暖親切的故鄉(xiāng),或是像發(fā)現一個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源,置身其中忘懷一切。像“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像“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像“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接觸這類詩句時,眼前所展現的清美意境,仍然使人一時悠然神往,忘卻一切煩惱,滌除一切厭倦。詩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最富有、最璀璨,也最珍貴的寶藏??v使在這已發(fā)展到被名為e時代或數字時代的年月,我們整日消磨在科技不斷發(fā)展,感官享受業(yè)已多彩多姿,但心靈生活還是不免時有偏枯抑壓之感的今日,如果仍能繼續(xù)保持舊時美好的傳統(tǒng),每日找出一點時間來,憩游于所愛的古人詩詞中,相信它不特可以調劑我們生活情趣,還可借以激發(fā)我們工作信心和生活意興,更有助于一個人面對自己未來的愿景,時時創(chuàng)締新境。